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神秘侗寨 天籁山乡

发布时间: 2022-11-08   作者: 吴泰苇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中国传统村落腊洞村,位于贵州苗岭东部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的大山里,隶属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是一个不同于侗族南部与北部方言和习俗的侗寨。民族学上,锦屏县婆洞(今启蒙边沙)——腊洞一线侗乡是中国侗族南部方言区和侗族北部方言区的分水岭和结合部,锦屏腊洞又是这一过渡带和结合部的核心区域,是侗族南北方言区过渡带中较大的侗族村寨。从这里往南,是以贵州省锦屏南部、黎平、榕江、从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以及湖南的通道为代表的侗族南部方言文化区;往北,是贵州锦屏的北部、天柱、三穗、镇远、玉屏和湖南的靖州、会同、新晃、芷江为代表的侗族北部方言文化区,因而侗族形成了南北两个方言区,侗族方言和习俗也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而锦屏腊洞又位于这两大不同风格的侗族方言过渡带中。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以及腊洞人民包容与创新、摒弃与吸收的智慧与精神,使这里的生活习俗、民风民情都有别于侗族南部和北部方言区,形成了别具特色和独具魅力的腊洞草根艺术和乡土文化。

  一

  腊洞村距镇政府所在地边沙村8.5千米,距隆里古城15千米,距锦屏县城36千米,距黎平机场42千米,由丁达、玉泉、三合3个片区23个自然寨27个村民小组组成。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欧氏浩贞入驻腊洞高翁,成为腊洞建寨始祖,距今已有650余年历史。至2021年12月,全村有土地面积37.2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18平方千米,林地面积29.2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78.38%。寨中世代为侗族,世居龙、吴、黄、欧、刘、姜、闵、杨、叶、林、罗、石12姓村民,有人口765户3094人;欧姓迁居最早,龙姓为村中第一大姓。

  腊洞侗寨逐水草而居,坐落在群山环抱的腊洞坝子四周山脚下,腊溪水蜿蜒流淌,穿田坝而过。寨中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属典型的山麓型整体布局。民居造型讲究,结构严谨,古朴有致;一米余宽石板街道,由清一色的锦屏青石铺就而成,深远悠长,整洁美观。石板道旁,消防水渠潺潺流淌,侗寨四周,蝉鸣催眠曲伴人入梦。侗寨远看炊烟袅袅,近观层林尽染,宛如一幅天人合一的水墨画,徐徐展开。

  腊洞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和谐,邻里和睦,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形成了公众利益高于一切,谦让和谐,友谊至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重礼讲义,诚实守信,孝亲敬老,团结友爱,勤劳节俭、知耻持节一整套具有腊洞特色的道德准则。

  二

  腊洞侗寨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精彩纷呈。侗寨古风景林、古树林、侗家吊脚木楼、寨门、大会堂、鼓楼、戏台、石道、风雨桥、古墓地、古井、水碾、水车、水上粮仓、消防水渠、消防池浑然一体,造就了腊洞人文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完美。腊洞远近闻名的奇景叠瀑泻银、石桥镇龙、龙目化井、龙头化石、治水古堤、龙献彩、坝走玉龙、夫妻树是腊洞的符号,记载着侗寨的沧桑。腊洞风雨桥、魁星阁、廻阑寺、廻龙塔、化字池、培龙书院、红军墓、人民大会堂、川洞飞山庙成为侗寨文明的见证,造就了灿烂辉煌的腊洞文明。丁达人民大会堂、风雨桥、鼓楼是腊洞侗寨三宝,修建于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腊洞古石拱桥,修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丁达石拱龙头形古水井,修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的各自然寨石板街道历史悠久,建筑精良,演绎着腊洞人“石和桥,龙与水”丰富深邃的“桥与龙”文化。

  侗寨碑刻林立,有建桥碑、建塔碑、建寺碑、建门楼碑、建书院碑、功德碑、护林碑、指路碑、记事碑等上百块。最有名的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玉泉妇女捐资修路《功德千秋》碑和玉泉男子修路《功垂不朽》碑,碑上记载清道光年间玉泉208名男女捐资人,其中女58名,捐资修建村寨青石板道路600余米的故事。

  腊洞侗寨,曾是红军播下革命火种的地方。1934年12月,中央红军第九军团攻打锦屏老县城铜古后,一路部队经娄江、钟灵,过腊洞西进河口、南加时,在村内玉泉、金茂、中寨、丁达、朝阳等自然寨住宿休整,红军战士四川人叶炳贵、铜仁人汪茂盛因身负重伤,无法跟随部队继续长征而留在群众家养伤。1935年2月叶炳贵因伤口感染而病逝,1952年汪茂盛因病辞世。

  三

  腊洞侗寨是侗族南北方言过渡带传统文化最丰富并保留最完整的一个区域,号称“侗族南北方言过渡带的神秘侗寨”,侗族风情色彩浓郁,自然景观美不胜收,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侗乡人民,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

  腊洞侗寨逢水必有桥,逢寨必有门。在风光如画的自然寨间,风格各异的桥梁如长龙横卧腊溪,建筑形式独特的鼓楼、门楼耸立于村寨之中。欲进入侗寨,需过风雨桥,喝拦门酒,走进寨门才算真正走进侗寨。腊洞风雨桥是集桥、廊为一体的“廊式”桥梁建筑,中间为过道,两侧横木搭成坐凳,供行人休息、聊天、纳凉。数百年来,淳朴的腊洞人依然保留着传统原始、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走进侗寨,不论相识与否,只要走过风雨桥,喝过拦门酒,即成为侗寨真正的朋友,村民便会笑脸相迎,以礼相待。

  腊洞人崇拜树木,认为树有树神,人们生活与树息息相关,寨边风景林能护寨,古树能保人平安;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家园;有了树,才会有吊脚楼、鼓楼、风雨桥;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清澈如玉的泉水。人们无论是取暖、生活起居还是建造房屋,仍旧依靠树,因此树崇拜情结也得以保留。腊洞人对树木情有独钟,不仅房前屋后树木繁多,在寨头或寨尾,会有一颗被村民视为吉祥物的大树。位于丁达南门的千年榉树,玉泉夫妻树就是腊洞侗寨中的神树。逢年过节,村民带上米酒、肉食、糍粑等,到树下举行祭祀仪式。每个自然寨房前屋后,果树掩映;侗寨周边山上,香樟、枫树、松树、银杉、红豆杉、举树等古树苍翠,风景林茂林修竹,四季常青。腊洞人对树木的敬重,体现出腊洞人对环保的崇尚、绿色的守护、原生态的呵护,折射出生命的无比尊严,显示了精神的格外高贵。

  在侗乡的饮食文化中,腊洞饮食文化,独具一格,异彩纷呈。都说腊洞人“三日不吃酸,走路打倒转”。腊洞人四季有腌酸菜、腌鱼、腌肉、腌汤等“腌菜”系列,且一腌就是三五年甚至几十年,是招待贵宾或遇到庆典活动才能尝到的美味。此外,糊米油茶、酸菜、韭菜、年粑、棕粑、乌米饭、甜酒糟、庖汤、竹筒饭是腊洞侗寨特色饮食。由于食材及制作工艺与其他侗寨不同,每件饮食都冠名腊洞,如腊洞油茶、腊洞庖汤等,其中腊洞乌米饭、腊洞酸菜、腊洞庖汤、腊洞韭菜以清香、醇厚、劲道的腊洞独特味道载入《黔东南州特产志》等典籍中。

  四

  腊洞是侗族聚居的传统村落,民歌民调源远流长,这里流传着数种地道的腊洞民歌“土特产”,腊洞也因此被誉为“古今民歌民调艺苑中之天籁山乡”。腊洞民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启蒙民歌”中最主要的歌种之一。

  腊洞民歌有人形容它如小桥流水,有人誉其为天籁之音,其旋律优美,曲调悠扬,唱腔多样,内容丰富,既有侗族南部方言区侗歌的轻唱慢和,优美抒情,含蓄缠绵的风格,也有侗族北部方言区豪放抒怀,悠扬婉转,高亢激昂的韵味。腊洞民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腊洞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真实反映。人们善于以物拟人,以物寓意,一般是演唱者只歌不舞,触景生情,歌随心发,即兴创作,有什么心境就有什么调,有什么事物就有什么歌;无论在生活中遇到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在他们口中都会自然吟唱出或凄凉婉转或高亢欢快的调子。腊洞人世代唱歌,人人爱歌,生活中处处有歌,人们犁田挖地唱歌,砍柴割草唱歌,走亲访友唱歌,朋友相聚唱歌,教育晚辈唱歌;逢婚姻嫁娶喜事吉日则从堂屋唱到大街,从寨头唱到寨尾;若谈情说爱花园玩山更是从村里唱到村外,从天黑唱到天亮,从地老唱到天荒。

  腊洞人是以歌传情的民族,都说腊洞人“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以歌联姻”,此话一点不假。腊洞男女青年从认识到完婚,都在山歌和花山上进行,有人戏称为“山歌婚姻”。素昧平生的男女青年,他们以山歌结识,用山歌缔爱,靠山歌连理。如果只从婚恋这一过程来看,从男女相识到恋爱结婚生子,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歌。但所唱的歌有所不同,以结婚为临界点,之前从相识到恋爱主要唱的是山歌即情歌,之后从结婚到生子等喜事主要唱的是茶歌,所以山歌也称情歌、玩山歌,茶歌也称好事歌、酒歌。在腊洞,男女青年的交往活动、谈情说爱习俗,与侗族北部方言区的“玩山晾月”相同。

  腊洞民歌的曲调是腊洞地区自产的品种,是地道的腊洞“土特产”,在腊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生发土壤,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在不脱离侗族南北文化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自成体系的民歌调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最让人惊叹的是,在面积仅有37余平方千米,人口3000余人,开基立业也不过650余年的这片土地上,腊洞的先哲们创造出了既有别于侗族南部大歌和侗族北部高腔风格,也有别于东西汉族和苗族河边腔特质的腊洞民歌。其唱腔不仅仅盛行于腊洞侗乡,还流唱于附近及启蒙一带,实属难能可贵,被启蒙及附近地区侗族称为“嘎镇腊”(kgal zenl lap,腊洞的歌),也突显了腊洞草根艺术和乡土文化底蕴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