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白午街道努力绘就村强民富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3-02-10   作者: 胡晓梅 张圣曜 张德筱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王槐雪

  冬日里的白午街道铜鼓村,阳光和煦,河山明媚。

  蓝莓基地里,管护人员查看蓝莓种苗长势,拔去杂草。养猪场里,养殖人员换上工作服,做好消毒防疫工作,查看猪情。农家乐里,老板忙着腌制年前第一批腊肉和血豆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大家干劲满满,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村党支部书记赵永明刚从蓝莓基地考察回来,又张罗着明年的油菜花种植。

  2020年从下司镇析出划转白午街道管辖的铜鼓村,是仅次于雷山西江的黔东南第二大苗寨。近年来,铜鼓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能人返乡创业,加强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等,渐次铺展开一幅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稳定繁荣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选准优势产业 做大做强品牌

  落日余晖下,铜鼓村蓝莓产业种植基地里,一株株蓝莓种苗傲然挺立,叶子因冬季的到来开始变红。

  “受到干旱影响了,不然这蓝莓种苗长得更好。”基地管护人员赵元勇有力地拔掉种苗旁的小黄花说,今年4月刚种下的苗,后年挂果,目前他和另一个人负责施肥、剪枝、除草等。

  “挂果后会提供更多季节性就业岗位,让附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白午街道党工委委员,负责农业农村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工作的金晶在一旁补充道,挂果后一年纯收入能有七八十万元,每年会按6%的分红率分红给脱贫户、边缘户等。

  赵永明透露,今年蓝莓项目给村民的土地流转费有15万元,植苗时发出了20万元的务工费。

  这个承载着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愿望的小苗,迎风茁壮成长着。

  选准蓝莓产业,是多方努力的结果。

  黔东南州委、凯里市委提出,来一场深刻的林业产业经济革命。麻江蓝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借助凯麻同城化这一契机,与之毗邻的铜鼓村可以背靠大树发展。

  “当时专家前来检测后,认为铜鼓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蓝莓种植,我们也了解到当地群众有种植蓝莓的愿望,就在此打造了500亩的蓝莓种植基地。”金晶说,铜鼓村还计划筹备建立蓝莓加工厂等,并逐步打造采摘观光体验园,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指着对面的荒山,金晶满怀希望,“以后这一片都会种上蓝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金晶说,铜鼓村将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道路,让蓝莓产业拓宽群众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鼓励能人回村 激活“一池春水”

  站在广阔的蓝莓基地里,不远处会看到一个养猪场。

  说起养猪,不得不提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赵兴平——全村养猪人员都师从于他,他的兴潮养殖场,能同时养1500头猪,每年解决4个劳动力就业,2020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一般看到猪尾巴下垂,走路崴脚,可能就是发烧了;要是尾巴翘起,跑来跑去,就很健康。”最近刚卖出1000头猪的赵兴平,工作压力减轻不少。

  在赵兴平的人生里,养猪是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

  初中毕业的他,1994年去往黑龙江务工,开始学习养猪。“家乡的基础设施等都逐渐跟上来了,我觉得能干一番事业。”赵兴平嘿嘿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学成归来后,他先是小试牛刀养了20头猪,2014年时建了大型养猪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最让赵兴平自豪的是,如今他“桃李满天下”。

  “我是村里第一个养猪的,大家都来跟我学习请教,然后自己去养。现在也还常常有人打电话向我咨询。”赵兴平说,看到大家都富了起来,心里非常高兴。

  像赵兴平一样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的人还有不少。

  铜鼓村每年组织60余名在外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休职工和成功人士,召开座谈会、恳谈会,为乡村振兴把脉开方,既寻求“锦囊”找金点子,又打通经脉送资源。积极为村内有资金、有技术、有能力的能人送政策、找资源、做服务,鼓励返乡回村创业。

  乡村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技能,回到村里、建设家乡,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新鲜力量,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越来越足。”赵永明说。

  目前,铜鼓村22户“打工族”回乡养殖生猪,年出栏生猪4万头,产值达1.3亿元以上。毕业大学生及原在外的餐饮、小加工、运输从业者返乡在凯里经济开发区周边创业达30多人。

  繁荣民间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铜鼓村村委会的农民画创作展示室,“艺术之乡”几个镶金大字映入眼帘,这是2003年文化部原部长孙家正对铜鼓村的题词。房间里陈列着该村多个文艺类奖项,还摆放着十几幅标价300-600元的农民画,风格大胆夸张、粗犷豪放、色彩艳丽,充满浓郁的苗族元素。

  “这些是村里的妇女画的,村里每年能卖出30万元以上的农民画。”赵永明说。

  这些生下来就会刺绣的苗族妇女,在赵元桥的指导下,开始用握惯了锄头的手,拿起画笔赚钱。

  如今74岁的赵元桥,是第一代农民画师,也是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世纪70年代,在麻江县文化馆的艺术家戴聚一的指导下(2014年以前,铜鼓村所属的下司镇由麻江县管理),从小深受苗族挑花刺绣艺术熏陶的他,潜心钻研出农民画这一民间绘画,获得诸多荣誉。1991年,铜鼓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几十年来,赵元桥坚持走村寨、进校园,一笔一画进行指导,培养了近400名学画者,大家靠画画也能有收入。在他的努力下,铜鼓村目前共有10余名农民画传承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铜鼓村大力发展民间绘画产业,积极参加各地展出活动,开设培训班,举办文化作品展览交流活动,让农民画长期入驻下司古镇景区等。在传承保护好民间文化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赵永明说。

  在乡间绘出绚丽画卷,离不开乡村生活的滋养。家乡的田园山水、民族风情、发展变化以及时代的变迁,在赵元桥的一幅幅农民画中徐徐展开。

  “我绘画到画不动的那天,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铜鼓农民画,年轻人不断将这个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赵元桥说。

  一旁的赵永明接过话,“我们明年种五颜六色的油菜花,客人认养村民帮忙种,你到时也画一幅这个图哈。”笑声穿过屋子,飘荡在村子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