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不断开创黔东南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访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新菊

发布时间: 2023-02-11   作者: 康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侯雪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

  近日,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新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带领全州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好新时代新征程黔东南州“三农”工作的方向任务,统筹谋划具体措施,对标对表抓落实、全力以赴补短板、千方百计寻突破,狠抓农业重点工作提质增效,不断开创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抓好农业产业“集群”工程。一是狠抓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稳定40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二是做大做强特色单品产业。聚焦“一县一业”“多县一带”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优势单品规模化,做好“土特产”文章。三是抓好“桥头堡”工作。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粤黔协作共建乡村振兴园区,真正将“黎从榕”打造成黔东南州农产品供粤港澳的“桥头堡”,将全州打造成农产品直供粤港澳的“后花园”。2023年,累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0个以上。

  抓好农业生产“强基”工程。一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实施好2023年高标准农田21万亩年度目标任务,不断完善机耕道、沟渠、农业灌溉设施等。二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建立专业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队伍,成立农机服务联盟,加大农机投入数量,打造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试点示范,实现全州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以上。三是加大农产品冷链仓储设施的配套。围绕我州特色重点产业,加大产地分拣、包装、仓储等农产品初加工设施的配套,积极争取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

  抓好农业经营“提质”工程。一是持续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增认定一批、扶持一批的原则,发展壮大龙头企业。2023年,新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50家以上。二是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实施规模化种养,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保障农产品原生态品质特色。三是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抽检任务完成率达100%。

  抓好农业发展“延链”工程。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补链、延链、强链相结合,着力延长产业链,加大农产品包装、研发,积极发展预制菜等新业态,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初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挖掘和完善农业产业招商项目,完善项目入库管理,重点放在产业提质升级、培育新兴业态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上,积极外出开展农业招商推介。三是打造农耕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抓好乡村建设“宜居”工程。一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因地制宜、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大力推进农村户用问题厕所整改工作。2023年,新建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5万户。二是扎实开展乡村庭院美化行动。以提升庭院品质为目标,紧紧抓住家庭“小世界”,做起乡村环境美丽“大文章”。三是推进省州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抓好省级、州级54个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项目的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启动州级第二批3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重点落实示范点农业产业指导。

  深入实施农民增收“攻坚”行动。一是抓稳岗就业。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引导项目实施单位就近就地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在以工代赈项目中确保可用于劳务报酬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二是抓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生态畜牧业等短平快的产业,积极推广“小牛超市”、“六方合作”等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每个县新建一个500头以上规模的肉牛养殖场。三是抓惠农政策落实。推进全州纳入统发目录的47项惠农惠民补贴均纳入社保卡精准足额发放。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

  马新菊表示,下一步,全州农业农村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牢记“三个务必”,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三农”工作者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