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提升城镇品质 点亮美好生活——黔东南州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 2024-01-26   作者: 王光莉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012.jpg

雨后的凯里市东湖湿地公园。姚祖 摄

011.jpg

台江县城全景。张奎 摄

013.jpg

岑巩县㵲水街道新兴城区政府路,改造后的小区旧貌换新颜。杨云 摄

“这个温泉小镇环境真美,温泉泡起来也很舒服。”冬日,在剑河县仰阿莎温泉小镇里,正在泡温泉的广东游客王女士说。

剑河县仰阿莎温泉小镇位于剑河县岑松镇温泉村内,距县城5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开放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水上乐园项目,同时还有温泉水舞剧场、仰阿莎国际酒店等配套功能区域,形成了可游可玩的特色温泉小镇。剑河县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森林温泉湖滨旅游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形成“产城景村”融合互动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黔东南州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布局、做强城镇经济、提升城镇品质,奋力推进城镇大提升,助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按照“核心引领、区块联动、县域互动、城镇支撑”的空间布局,黔东南州逐步形成以凯麻片区为核心引领、凯里都市圈、黔东片区城镇组群、南部黎从榕锦城市带为区块联动,特色县城和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开展州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面优化全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启动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编制,以产业互补为核心,加快以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推动凯麻同城化发展。

大力实施“桥头堡”和“强州府”战略。黔东南州抢抓“桥头堡”政策机遇扎实推进城镇化工作开展,印发了《2023年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攻坚行动计划》《“桥头堡”核心区提升工程2023年重点工作攻坚计划》,开通“粤港澳服务专窗”,与佛山、肇庆、江门等地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重点推动“桥头堡”156个项目建设。引进明阳集团高端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等大湾区重点产业项目,30个粤黔乡村振兴示范点加快建设,获直供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65个,91所中小学(幼儿园)与佛山95所中小学(幼儿园)结成帮扶,47家医院与省内外56家医疗机构结成帮扶。加快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重点低效闲置资产项目盘活工作,侗乡长途汽车客运站、87栋休闲康养木屋、从江职校迁建等项目陆续建成,核心区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黔东南州支持实施“强州府”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凯里市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玻璃主导产业,黔玻永太一期投产,黔玻永太二期、海生玻璃一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铝及铝加工、大健康医药、酸汤、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炉碧百亿级产业园雏形初现,获省列入国家级高新区培育名单,凯里至都匀铁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强州府”基础不断夯实。2023年前三季度,凯里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36.43亿元,同比增长4.6%,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

“现在小区用水用电更通畅了,绿化很美,我们像生活在花园里一样。小区还有健身器材可以锻炼身体,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冬日暖阳,在岑巩县㵲水街道新兴城区,老人们在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里休憩聊天,满脸笑容。

岑巩县把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房屋立面改造、水电和弱电工程设施改造,以及楼梯间、外墙、屋面工程等房屋综合整治工程,规范车辆停放、增加绿化面积、增设文化设施、体育健身器材,解决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排水难问题,让老旧小区变成“生态小区”“文化小区”“健身小区”,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黔东南州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印发《黔东南州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城镇“四改”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州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666套,建成棚户区改造11692套;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0004户,完工6647户;开工改造背街小巷252条,完工234条;新增建设改造城镇燃气管网140.98公里。新增市政道路32.62公里,新增社会公共停车位3796个,新建5G基站1554个。大力推进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74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67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县(市)政府所在地普通高中学校8所。大力提升城镇生态环境质量,2023年,开工建设凯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目前项目完成进度在85%左右。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7%以上,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以上。持续提升城镇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智慧黔城”建设,全州2436个村(社区)全面使用贵州省集约化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

同时,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城镇精致管理、农村环境整治、文明新风倡导、法治教育普及“四大行动”,绘就和美城乡新画卷。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推进城区幼儿园、中小学与乡村学校组建联合体,推动教师资源向乡村倾斜,稳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10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231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成州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应用,2023年以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0.17万人次。完善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激励机制,推进城市教科文卫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落实对教育、农业、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的基层工作经历要求,组织实施乡村教师特岗计划,推进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优化县乡学校布局,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项目建设,改善提升普通公路安全水平,建成普通公路安防工程800公里,危桥改造36座。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基地在农村、加工在镇、增收在户的发展格局,预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9%以上。

下一步,黔东南州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新型城镇化决策部署,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和“桥头堡”重大政策机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全力做强城镇经济,大力提升城镇品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