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听养鱼大户讲致富经和新愿景

2024-03-04 记者 余天英 雷刚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早春二月,记者来到了雷山县方祥乡水寨村,村子被群山环抱着,山野田间飘着一层薄薄的晨雾,清澈见底的巫密河静静地穿过村中流淌而去。村民宋杰与妻子忙着把已经包装好的稻花鱼抬上班车,准备送货,脸上流露出收获的喜悦……一幅和谐安宁的美丽乡村景象展现在眼前。

“今年真的赚大钱了,以前我只是卖点鱼苗挣点零用钱,前两年村里有养殖稻花鱼政策扶持,我就把家里的4亩(1亩=0.0667公顷)稻田用来申报开展稻花鱼养殖项目,越做越大了,今年少也有30万块钱……”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宋杰越说越开心。

宋杰说,自己于1997年高中毕业后没读大学就去广东一个养鱼场打工,基地负责人是当地的村支书,基地的工人几乎是小学文化,他算是文化程度最高的,当时村支书就告诉他:“你们老家现在虽然落后,但是十年之后一定会发展起来,到时候你学的技术就派上用场了。”

就这样,一年之后宋杰“学成归来”,在家乡水寨村开始培育鱼苗发展产业。

由于交通不便,宋杰只能把自己培育出来的鱼苗用木桶装着,挑到村村寨寨去吆喝售卖。“那时候人家都喊我是‘鱼疯子’,都笑话我没出息,说我卖点鱼苗还到处跑外面去讨钱……”自己用心发展产业,但是乡亲们的不理解和误会,让宋杰在当地的名声被大打折扣,有些喜欢宋杰的女孩也慢慢远离他。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十年之后的宋杰却娶到了当地最漂亮的姑娘,因为他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养鱼“土专家”了。

谈起自己的养鱼路,宋杰既有喜悦又有苦恼。“养鱼就和把婴儿养大成人一样的道理,从培育到鱼苗能自由成长这个过程很漫长,很多时候还需要有人熬夜守护照顾……”宋杰说,在稻田养出来的稻花鱼苗和稻花鱼深受市场的青睐,但是养殖过程中周期长、工序繁琐。“为了保持原生态,我们一直坚持通过稻谷养鱼,但说起来容易,坚持太难了。”

这几年,在宋杰的带动下,水寨村目前发展示范稻田养鱼100余亩,商品鱼亩产量超过200公斤,每年可以供应市场商品鱼5000公斤,育苗2000公斤,而且销量很好。

“前段时间过春节时我们卖了很多,都是在网上订购,让班车带货下去的,鱼肉质鲜嫩,很受顾客欢迎!”宋杰说。

“我们方祥的生态环境好,水质好,非常适合养鱼。”宋杰告诉记者,自己是生态红利的受益者,所以更有义务去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他要和乡亲们一起发展稻花鱼,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采访中,宋杰告诉记者,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现在的养鱼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在保持原生态环境用稻谷养鱼方式的同时,自己也一直在研究如何培育及保护野生鱼种。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我们也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守护好家乡的好山好水。”谈及未来,宋杰信心满满。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