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脚尧村:传统+创新 推动茶产业上“新”

2024-04-17 黔东南新闻网 潘春春 吴义环 吴鹏程 石强

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利用“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努力实现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下,正值脚尧村春茶采收的好时节,种茶户吴小爱100多亩的茶园里,采茶工们背着竹篓穿梭在茶山,忙碌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丰收的喜悦弥漫山间。

“多的时候一年收入能有10 多万元,少的时候也有七八万元。现在还没到采茶高峰期,每天有十五六个采茶工,高峰期有40多个。”吴小爱作为村里第一批种茶户,多年前就享受到了茶产业带来的红利。

“现在采茶每天能有150—160元收入,高峰期可达200多元,手脚麻利的一天能有300多元收入。”正在采茶的雷山县丹江镇东门村村民余冬梅对记者说。

据介绍,脚尧村有村集体合作社1家,茶叶公司3家,茶叶加工厂9家。2023年茶青下树89100余公斤,农户产收约231.66万元,加工产值约10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约7.2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5300元。

脚尧村副主任吴先鹏告诉记者,该村现有3700多亩茶地,有1700多亩盛产茶,2000多亩茶地为新茶和一些抛荒茶。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茶,采茶时节,每天都有200多个采茶工上山采茶。

近年来,脚尧村大力开展低产老茶园更新改造工作,通过加强肥培管理增强土壤肥力、修剪枝叶提升茶树活力等措施,让传统茶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该村从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人员中吸收优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脚尧茶产业经济自我发展内力。同时,积极组织人才队伍外出学习,因村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茶叶加工等知识培训。增强种茶户发展特色产业的意识和本领。

“我们去到贵州大学茶学院,浙江大学茶学院学习之后,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种茶的茶间距比较小,不利于通风和透气,我们回来之后就进行了改良,把茶叶的间距增大,现在我们的茶叶扇面就比较宽,生长的茶叶量也比较大,我们茶的产量和下树率都增加了很多,在新的科技方面我们掌握了蛮多知识,也用到了实处,得到了好处。”吴先鹏说。

目前,脚尧村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脚尧一味三杯合作社与富祥合作社联营模式,开展对茶农的茶园和管理实行统一规划,提高茶叶品质,提升市场效益。同时,拓展抱团发展模式,由村级集体经济公司主导,打破地域界限,创新发展“飞地”经济,通过有资金、项目、技术、管理优势的村与有资源、有空间、有区位优势的村合作发展,采取“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等方式,从事规模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做大做强。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