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人和产业兴——黔东南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笔

2024-04-22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余天英 侯丽

  近年来,黔东南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州农业农村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效提高……行走在苗乡侗寨里,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城乡新画卷正在渐次铺展,处处焕发着和美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在一片绿树掩映中,位于巍峨苗岭主峰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东南部的雷山县方祥乡毛坪村让人眼前一亮:房屋错落有致,河水潺潺流动,绕村种植的鲜花馥郁芬芳,宛如一个世外桃源。  曾几何时,毛坪村“藏在深闺无人识”。而现在,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以前我们村连个路灯都没有,晚上出门黑漆漆的,这些路坑坑洼洼。现在村子漂亮了,马路也修宽了。”

  “寨子变美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了,这日子是越过越幸福。”

  说起毛坪村这些年的变化,乡亲们脸上尽显满满的幸福。

  近年来,短途游、周边游、乡村游成为城市居民假期休闲出行的首选,民宿产业迅速升温,毛坪村积极争取了国家财政衔接资金乡村振兴县级试点项目、传统村落“共同缔造”等项目资金725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山食材工坊、精品民宿提升改造、桃源露营基地、环雷公山种子博物馆等。

  这些项目有效带动了毛坪村里9户农户实现财产性收入43万余元。同时也带动就近务工300余人次,实现务工收入30余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70余万元。

  “目前,我们村发展稻田养鱼、茶叶种植、养殖黑毛猪等特色产业,同时在努力丰富旅游业态,不断增强民宿体验趣味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休闲。只有这样,乡亲们才有更多机会增收致富。”毛坪村党支部书记陈兴芝说,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现在她和乡亲们又在准备活动物资,4月24日迎接北京来的旅游团队。

  毛坪村由“量”到“质”的转变,是黔东南州以党建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文化振兴为魂的振兴生动实践缩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确保乡村建设稳步提升,我州坚持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创新开展和美城乡建设“五项提升工程”,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把乡村打造成农民生活的宜居地、游客向往的旅居地,积蓄乡村振兴的正能量,增强加快发展的自信心,激发群众谱写乡村全面振兴“大文章”的内生动力。目前,全州安排3.39亿元财政衔接资金用于补齐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等短板。

  仲春时节,记者来到麻江县贤昌镇贤昌村小寨依寨,一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道路整洁、干净、宽敞;民居下有的志愿者在绘画,有的在锯竹、破竹,协助乡亲们装菜园栅栏;村边上的田间一块连着一块,乡亲们有的在整地,有的在移栽蔬菜苗,一派繁忙景象。

  “镇里和村里头的干部对我们很关心,就说搞庭院改造嘛,他们是针对每家每户情况来帮忙设计,还派师傅来指导,所以我们大家就把自家的门前屋后搞得干净好看,种点花草、蔬菜,很实用!”说到村里的变化,村民罗秀清高兴说道。 “目前我们完成了15户的庭院改造,建有200余亩的蔬菜基地,2个精品水果种植基地,修了两条产业步道,群众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贤昌村党总支部书记罗普刚一边带记者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边介绍。该村以粤黔协作为契机,以寨管委为抓手,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这几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上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强化保障、深化改革等方式,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得到增强,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注入了新动力。

  施秉县发展魔芋和太子参产业,推动“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发展;

  从江县发展百香果产业2万余亩,产业覆盖15个乡镇(街道)116个村,带动群众就近就业超过60万余人次;

  麻江县发展蓝莓种植8万余亩,产值突破7亿元,带动全县3.6万人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

  雷山县发展茶产业16万余亩,年综合产值突破 11亿元,全县涉茶农户7.8万人,人均增收3500元左右;

  ……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黔东南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引导农户发展产值高、市场前景好、生态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精品水果种植和休闲体验农业,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在黔东南各地,很多农民从曾经的贫困户到如今的产业能手,他们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推开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门。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