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为时而著——读《村BA: 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有感

2024-04-25 黔东南新闻网 李田清 石强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意指文章应该反映时代,诗歌应该以现实事件为创作素材。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千百年之后,这句话依然折射出价值光芒与现实意义。

    “文为时而作”,可以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黔东南州作家协会主席姚瑶最新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践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和叙述“村BA”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讲述了台江县台盘村通过举办“村BA”赛事走红、精神文明生活不断丰富的精彩故事,展现了这个苗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巨大变化和美好画卷。

2022年8月,台盘村的一项篮球赛事火了。

    这是一场草根赛事,球员大多是种田农户、水果商贩、餐馆老板和在校学生等。在村里的露天篮球场上,球员们挥汗如雨,捉对厮杀。村民们则自发组成表演队、拉拉队,身着民族服饰,带上锣鼓、锅盆,在围得水泄不通的球场上,用最朴素的方式,为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端的赛事”加油助威。

    每场球赛的开赛前夕、中场休息及比赛间隙,都有当地村民上演的民族民俗风情展演,苗族多声部情歌、苗族飞歌、苗族古歌,反排木鼓舞、苗族踩鼓舞和苗族芦笙舞轮番上阵,篮球文化与民族文化共舞,演绎了一场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这个夏天,篮球激情在台盘这片热土点燃;这个夏天,这项草根赛事火爆“出圈”,一时风靡大江南北。经由短视频传播,进而引来几百亿的浏览量,刷屏网络,感动了网友,传播至全国,影响到海外,全世界的目光一时聚焦于此。

网友们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称之为“村BA”。

    “村BA”的火爆出圈,反映了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乡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村BA”的出圈无疑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增添了生动的注脚,因而被央视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

    从姚瑶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文化的力量,它不仅呈现出了台盘苗寨一种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更展现出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后,苗族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

    我们常说,文学创作要贴近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这既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推出精品力作的重要方法。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冲刷,仍然历久弥新的不朽之作,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作眼于时局,作眼于大势,将个体命运同时代脉搏紧紧连在一起,是对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更是一种担当精神。

    姚瑶第一时间走进“村BA”现场,用第一视角感受赛场的现场热火场景,围绕“村BA”,以充满诗意的文字记录“村BA”的前世今生,耗时一年多时间写下了这部作品。2023年12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已被中宣部列为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并入选“中国好书”2023年12月推荐书目,成为描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成功范例之一。

该作品向读者讲述了台盘村的发展历程、特色体育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全面展示了台盘村的巨大变化和村民快乐幸福的生活。正如姚瑶在文中所言:“我在这个苗寨看到了百姓的欢喜、村庄的命运、国家的兴旺,看到了基层的有序治理,看到了少数民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信心百倍地走在蓬勃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读者带来感动,更能带来砥砺奋斗的激情。姚瑶这部作品的可贵之处,就是浓墨重彩描写了可歌可颂的人物群体形象和事迹,台盘村那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党员干部,那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脱贫攻坚队员,那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和那些热爱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各行各业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心理心态各具特色、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

    读罢该书,读者感受到了苗寨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领悟了“幸福都是干出来”的道理。这些群像式塑造,其实就是黔东南州苗乡侗寨旧貌换新颜的缩影。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意思为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局外人和后人难以体会和理解。

    姚瑶创作这部作品也是如此,其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在这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姚瑶无数次走进台盘,长时间在台盘蹲点体验生活,多次对村里的球队和球员进行采访,先后走访了许多村民、村干、驻村干部,拜访了村里的民族文化传承人、篮球运动爱好者、回乡农民工。

在这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姚瑶记不清和多少村民喝过酒、聊过天。

    记得有一天,他应邀来到一村民家,只见灶火烧得旺旺的,沁人肺腑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聊着聊着,一锅酸汤鱼,几碟农家小菜,丰盛的晚餐很快摆上了桌,鱼是村民自家田里养的,菜是自家地上种的。

主人拿出自家酿的醇香米酒,频频劝酒说:“你难得到苗寨来,一定要喝个一醉方休。”

苗家米酒度数虽不算高,但后劲大,觥筹交错中,几杯下肚之后,姚瑶就有些飘飘欲仙了,但浓浓的乡情乡谊,却让他心里暖融融的。

    姚瑶为他们的真诚、朴实而感动,为他们的努力、拼搏而感动。

    拥抱现实生活、紧贴社会人心、文与时代共生长。成功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火热生活的关注热爱,离不开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的求实态度,更离不开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的成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作者:李田清,系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