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全省水利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2024-05-22 贵州日报 记者 向莉君 雷刚


入夏以来,全省多个水利工程建设提速。

龙后、龙梅等15条支渠齐头并进,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黔中田间灌溉工程;凤山水库首端输水隧洞工程混凝土衬砌全线完工;册亨县冗渡镇纳桥水库建设项目进入最后的输水工程建设阶段……一个个水利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加速推进。

今年以来,全省水利系统上下联动,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水库、骨干水源工程、配套管网、水网连通及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推动水利建设综合效益加快显现。

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5月初,凤山水库输水工程传来好消息,该水库首端输水隧洞工程完成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标志着总长8.96公里的首端输水隧洞衬砌全部完成,为早日实现输水工程通水奠定坚实基础。

凤山水库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黔南州首座大型水库工程。该工程总投资45.4亿元,水库总库容1.04亿立方米。工程建成投用后,将有效缓解福泉市、瓮安县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需求。

近日,贵州省水利厅批复瓮安县塘坎上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同意建设塘坎上水库。这是该县近5年来获批的第6座水库,也是瓮安杜仲河水库建成后的又一座中型水库,水库总库容6635万立方米,设计年供水量7536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惠及瓮安县精细化工园区和江界河镇、龙塘乡的5个村共2.19万亩农田灌溉。

2024年以来,省水利厅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加强资金使用、加快计划执行、做好项目入库入统,督促各地按月完成投资计划。目前,增发国债资金支持的649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3月上旬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山洪沟治理及灌区建设等项目全面开工。

农业生产灌溉有保障

在遵义市绥阳县芙蓉江中型灌区,改造后全长29公里的干渠,按照主、左、右的排布,有序分列于旺草坝区的田间地头。

旺草坝区是绥阳县粮食主产区,曾一度因渠道渗漏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不少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去年5月,省水利厅支持绥阳县筹集2300万元资金,对灌区内的沟渠实施改造提升,改造后新增灌溉面积5280亩,预计年增粮食产量289.84万公斤。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中型灌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龙里县湾滩河灌区,33.6公里的灌溉主干管和77.4公里的田间管网,将摆绒水库和叫水冲水库的水引进灌区,打通农业灌溉的神经末梢。一块块农田里的豌豆尖、糯玉米、辣椒苗等,在汩汩水流的滋润下,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贵州持续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和改造,通过水网连通充分挖掘现有工程调蓄能力和供水能力,尽最大可能增加灌溉可供水量。据统计,我省已建成中型灌区236处,其中179个已经实施配套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真正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为灌区粮食稳产保收打牢根基。

高山村民喝上自来水

从水窖储水喝到用上自来水,六盘水市水城区海拔2300多米的玉舍镇大田村歹克组、老营组的村民,喝上稳定、放心水,不再为饮用水犯愁。这是水城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带来的普惠效应。

在该区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水厂——海坪水厂内,泵房机器不停运行,4台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每天处理2.4万立方米自来水,并沿着管网输送至玉舍、海坪、杨梅等9个乡镇供应近10万人。

山高坡陡、人高水低,是水城区的普遍地貌,高海拔村民常常望着脚下的河水,却没水喝。该水厂通过5级提水,将水从海拔1700米的玉舍水库提升至海拔2200多米的野鸡坪高位水池,再输往全区海拔最高的村民小组。

水城区利用域内14座有供水任务水库、41座有供水任务的山塘作为水源地铺设管网,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区设置46个泵站,改变了人高水低的地理限制。2023年底,该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4.74%,规模化供水率达77.09%。

近年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保证供水源稳定,实现“源头到龙头,龙头到家头”的城乡供水服务模式。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成农村供水工程8.69万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2%。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