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农科院:推广袋式魔芋栽培助推乡村振兴
6月17日,在锦屏县河口乡九佑村200余亩魔芋袋式栽培基地,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袋装魔芋叶繁茎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2023年,省级科技特派员,黔东南州农科院王飞博士团队在天柱、雷山、黄平等县推广袋式栽培魔芋取得成功。在天柱试行袋式栽培魔芋,平均单株果重0.75公斤以上,亩产1919公斤,按市场价4元/公斤算,亩产值7676元,除去成本3500元,每亩净收益4176元。
过去,锦屏县各地魔芋种植大都是传统露地栽培。这种栽培方式风险大,病害控制难,易大面积发病。导致魔芋栽培效益较低且不稳定。
2024年,王飞博士团队开始在锦屏大面积推广魔芋袋式种植。
据介绍,袋式栽培优点多多。一是可以有效隔离病害,在魔芋生长过程中,由于种子以及环境等原因,难免会发生病害,但得益于编织袋的物理隔离,病害不会相互传染。二是可以提高施肥精准度,因每个编织袋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空间,施给魔芋的基肥及追肥,肥料得到了有效利用;三是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在播种完成后,覆盖松针或者其他作物秸秆,袋子里基本无杂草。
魔芋可用于生产魔芋精粉、魔芋葡甘露聚糖、魔芋粉条、魔芋豆腐、魔芋饮料、零食等,目前市场需求量大,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稳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王飞表示,魔芋袋式栽培是一项技术突破,虽然之前省内外也有袋式栽培的相关报道,但是都仅局限于试验研究,且采用的袋子为塑料营养钵或者无纺布袋,栽培成本较高,生产上难以推广。黔东南采用的是工程编织袋,具有成本低、透气性好、方便实用等优点,有利于魔芋生长。
锦屏县目前是全省唯一大面积实施魔芋袋式栽培的县份。袋式栽培基本上不受海拔限制,海拔500米以上均可栽培。河口乡的袋式栽培魔芋长势良好,已过换头阶段,块茎开始膨大。再经过3个月的生长,大果能长到1公斤左右。
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改进,我州魔芋袋式栽培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用于生产实践,更好地促进魔芋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