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砸了祖传招牌

2025-04-17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彭杨

4月上旬,“安顺老字号”扩容至百余家。在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林记甜品店主娄海双手接过牌匾抱在怀里,激动地说:“得到这个真不容易,四代人的坚守,定要干到更好!”

林记甜品店,始于1914年,娄海曾祖父林炳清为躲避战乱,落脚安顺而支起的小摊,以其古法制作的甜酒粑、干汤圆等,承载了几代安顺人的甜蜜记忆。随着此次安顺市第二批46家“安顺老字号”成功认定,一批诸如林记甜品等历经岁月淘洗、坚守品质与信誉的本土品牌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

“安顺老字号”牌匾的背后,涌动着一种相似的执拗:无论市场如何变幻,对传统工艺的敬畏、对食材原料的较真、对顾客口碑的珍视,始终是他们不变的坚守。

走进位于安顺市虹山湖旁、刚获得“安顺老字号”牌匾的“七记夺小锅小吃店”,店主吴磊谈及经营之道,反复强调的是两个字:“良心”。“我们做餐饮,良心最重要。食材一定要新鲜、地道,这是底线。”她坦言,最怕砸了这块祖传下来的招牌。

同样将品质视为生命的,还有主打安顺屯堡美食的“屯滋味”创始人刘伟。

“最重要的是品质,包括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菜品质量是餐饮的核心,服务质量能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刘伟是个对食材和口味极其较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

“安顺老字号”的牌匾,让刘伟再次坚定自己的方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会继续守住品质,不辜负这个称号。”

相比之下,另一家新晋老字号、位于西秀区的留一手烤鱼店,该店负责人熊章维就显得更为“执拗”,“餐饮这行,没什么捷径,就是下笨功夫。”

烤鱼店产品单调,熊章维却专注于把这几款美味做到极致。“从选鱼、宰杀到烤制,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熊章维解释,“只有在质量上严格要求,才对得起顾客的信赖。”

夜幕降临,闻香而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熊章维起身招呼客人。在他身后的墙上,是刚刚挂上去的“安顺老字号”牌匾。“生意有好有坏,市场有起有落,守住这份认真,对得起自己的手艺,对得起每一位进店的客人,比什么都重要。”熊章维满脸坦然。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