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一针一线绣出妇女就业“新”生活
今年三月,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瑶族的“绕言绕语”系列时装亮相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该作品通过现代技艺,融合瑶族图腾和青花瓷元素,成为时尚焦点,使麻江的瑶族枫香印染走向国际舞台。
这两天,作为县非遗枫香印染传承人的曹顶秀正在赶制一批发往东南亚的订单。
“现在我们也陆续接到国外的订单,希望我们民族手工艺产品,能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麻江县级非遗枫香印染传承人曹顶秀说。
曹顶秀创作的刺绣图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花鸟虫鱼,而是将现实事物按照瑶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意念进行拆分、转变、整合,把静态与动态、几何纹样与自然纹样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装饰语言。这些图案不仅展现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瑶族刺绣的包容性和博大精深,产品畅销江浙、广州等地,订单源源不断。
“我们工坊与外地企业长期签订订单合同,我们培训大家,既帮助他们掌握技能,又可以把订单分给他们,增加他们收入。工坊现有专职绣娘80余人,从业人员约为100人,年培训人数在200人以上。”麻江县级非遗枫香印染传承人曹顶秀说。
曹顶秀深知,一个人刺绣技术再好,也只是一枝独秀,百花齐放,传承技艺,共同创富才是她的目标。于是,她在2020年成立了麻江瑶之韵成秀文化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她不断招收刺绣爱好者,一针一线,手把手教会学员。再把订单分发给绣娘们来做,完工后立即支付工钱,很多绣娘就靠这门手艺日子越过越好。
“我嫁到这里十五、十六年了,平时在家没有什么事做,就来工坊这里来要点活路回家做。”龙山镇河坝村村民贾俊杰说。
“我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传承好、发展好民族传统文化,让针线活变“金钱活”,用双手“绣”出美好生活。”麻江县非遗枫香印染传承人的曹顶秀对未来未来充满信心。
另一边,在麻江县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员工正缝制专为五一设计的萌蛇玩偶、五毒玩偶及粽子香包等。萌蛇玩偶结合了传统刺绣与京剧脸谱,运用AI系统设计生成,很受市场欢迎。
“我们的产品都是引用了苗绣,再加上现实中的表情包,用的创新去做的点缀,跟去年同期销售额相比大概增长了5%左右。”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龙昌丽介绍。
随着订单量的增多,公司内的绣娘们每天都有活干,每天都有钱赚。
“我们就是120名(绣娘)在这边就业,其次,我们在麻江建立了21个乡镇工坊,在整个县里面带动了2000余名绣娘在做手工的活。”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龙昌丽说。
此外,公司还与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服装专业中设立“贵州绣娘订单班”。通过课堂上的培训,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选择到公司就业,为公司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是从学校毕业就来这边上班,已经三年多了,来到这边也比较喜欢这边的工作,工资也能达到4000多到5000左右。”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设计师田雨飞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