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贵人服务”不打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华姝
向伊晶比以前更忙了。
“我就是‘服务员’,随叫随到。”她这样定位自己现在的工作职责。
作为联系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建指导员,向伊晶以“店小二”姿态扎根企业。从指导商会换届到促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再到协调法律诉求,她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贵阳贵安,服务企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在一件件实打实的事上:政策专人解读、问题专人跑腿、信息专人报送,安全生产和环保专人督导。
从“局外人”到与企业“水乳交融”,这场“牵手”正是贵州聚力“三个大抓”,发挥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
如何以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答案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升级,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谋发展。
我省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躬身入局,争当“店小二”,下沉一线开展全周期、滴灌式服务。
这段时间,黄旭东把办公室“搬”到了凯里经济开发区中昊电子有限公司,协调企业用工,解决资金困难,每天忙得团团转。
自2024年5月成为公司党建指导员,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旭东便开启“沉浸式陪跑”模式。“他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各类惠企政策,还在项目申报、融资、用工等方面提供帮助。”公司总经理吴燕青点赞,“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只需专注三件事——生产、销售和市场。
黔南州瓮安县“花式宠企”,党员业务骨干带着政策包、需求表、解题本上门服务,不仅有量身定制的“税费服务指南针”,还有“税务管家”7×24小时在线护航,助力重大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服务提质增效背后,是一场干部作风“大作战”。
“重点组织重点指导、初创组织有人联系、集聚区域包干负责,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双向匹配、精准选派”,各级各部门通过“组团式”“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选派党建指导员、驻企专员,服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
党员干部把办公室搬到生产车间,把办公桌设在项目现场,把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检验。
遵义市汇川区组建“红色服务专员”队伍,“红色代办”让入企服务“走新”更“走心”;黔南州福泉市“组团式”选派企业特派员入驻全市115家企业(项目)开展脱产服务……将实干贯彻到底,一张张问题清单变党员干部履职清单。
一系列举措落子生风。百亿级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不打烊”的“贵人服务”培育出梧桐成荫、百凤入黔的产业生态,不断迭代升级的数字技术与人间烟火共谱时代新声。
当前,全省上下持续擦亮“贵人服务”金字招牌,以昂扬姿态、高效服务、清廉作风广迎八方来客。黔山秀水正成为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