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镇:挖掘汉文化成功解锁文旅产业发展“流量密码”

2025-04-29 黔东南新闻网 陆琇 杨仁生 李勇 王槐雪

  今年,锦屏县隆里古城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特色优势,以独特的旅游资源、创新的文旅活动以及优质的服务,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旅游热门目的地,成功解锁文旅产业发展的“流量密码”。

  隆里古城,宛如一颗历经600多年岁月打磨的汉文化明珠,熠熠生辉。其居民大多是明代洪武年间“调北征南”的军人后裔。直至今日,古城依旧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

  踏入古城,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街古巷纵横交错,仿佛一道时光之门被悄然推开,带领人们穿越时空,重回那段尘封的历史。今年2月11日,在举办的2025 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锦屏隆里“村晚遇元宵・来隆里玩花脸龙”活动中,“花脸龙”表演大放异彩。舞龙者脸上的五彩脸谱、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活动期间,古城的游客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1998年我把隆里的花脸根据生旦净末丑和人物性格改正过来了,现在这一套脸谱,就是隆里正宗的13张花脸。”隆里花脸龙代表性传承人陶柄钧说,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花脸龙”的文化内涵,更让“画花脸”成为游客到隆里古城的热门打卡体验。如今,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亲身感受这一独特非遗项目的魅力。

  近年来,隆里古城为了传承这一非遗,可谓不遗余力。“我的‘畊读学堂’每一届都有50个名额,还有‘非遗走进校园’,每个星期五我都要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花脸龙技能课。”陶柄钧说。600多年来,隆里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闲暇之余通过玩花脸龙、唱汉戏、迎故事等来自江南和中原的文化习俗,守望着浓浓的乡愁。

  “我们从父辈开始学舞龙,之后就一直在不断学习,因此现在的舞龙动作是有所提升的。现在我所带的弟子和我的子女这一辈,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了。”陶柄钧说。

  随着“花脸龙”知名度的提升,隆里古城的旅游热度也持续攀升。游客数量的增加,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还吸引了众多文创、艺术项目入驻。

  “隆里古城很有底蕴,跟萨克斯很搭,今年就过来在这边开了这个音乐小院。游客到这里来玩都觉得非常好,通过音乐和大家交流让更多人来到隆里古城、了解隆里古城。”隆里古城音乐小院老板文也说。

  旅游热度的提升,切实带动了当地居民生活的改善。“现在的游客比以前多了,我们的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我平时主要卖一些小吃,游客多的时候一个人还忙不过来呢。”隆里所村村民王明月说。

  从非遗传承创新到文化产业向上突围,隆里古城将持续深入挖掘汉文化内涵,不断创新文旅融合形式,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旅融合典范,让这颗汉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持续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