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牢记嘱托担使命 奋进青春启新程——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全省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
4月29日,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永葆忠诚感恩之心、奋起攻坚克难之勇、施展科学务实之为、凝聚众志成城之力,推动殷殷嘱托落地生根。黔贵大地激荡起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热潮,广大青年纷纷表示,将感恩奋进勇毅前行,奋力把总书记为贵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实实在在的实景图。
数字经济发展是贵州溪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博翔最关注的话题,他说:“全会提出的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既是方向指引也是行动号召。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革新一日千里的当下,数字经济正成为引领贵州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勾勒出我们创新突破的新风口,我们将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勇攀高峰。”
“全会描绘的贵州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行方向。”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宣传推广与交流合作科科长齐秦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积极投身打造黄果树等“三大核心吸引物”,加速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让安顺旅游更具国际范。深入挖掘屯堡文化底蕴,推动文旅与多产业融合,打造更多特色新产品。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开启“宠客”模式,以实际行动,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要求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为新征程上贵州发展明确了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总要求。”贵安新区党武街道办事处党政办主任何泳江是一名外省到贵安新区工作的选调生,他深切感受到了这里日新月异的面貌。何泳江表示,今后将立足实际,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作为黔西南州政务服务中心“企业之家”的负责人,陈大平说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升业务能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生产要素、全经营链条”服务。二是主动靠前服务,聚焦州内重点项目,精准提供“一对一”个性服务、按需服务,助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三是强化智能服务,用好大数据,推广AI“贵人智办”服务,力争让企业办事“一次都不跑”。
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全会的号召让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刘澄澄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从事讲解工作十余年,她始终如一地牢记职责使命,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视为己任。“接下来,我将不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领悟,在讲解技巧和服务态度上多下功夫,针对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灵活调整讲解侧重点,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为红色文化传播添砖加瓦。”
“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在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上取得更大成效。全会的这一安排部署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新寨镇副镇长、县级绿茶制作传承人罗义说,今后将坚守传承初心,勇担发展使命,致力于推动地方茶文化繁荣。一是全力传承技艺、培育新人;二是坚持创新发展、拓展市场;三是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共同进步。努力让这一非遗技艺代代相传、绽放光彩。
黔南州罗甸县龙坪镇罗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余位明身处乡村振兴一线,既是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认真学习了全会精神,深感做好当下乡村振兴工作的紧迫感。他说,接下来将结合本村实际,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创新开展“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联户办实事”行动,通过组建“产业党建联盟”,建设农产品电商直播中心,培育“新农人”创业团队,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路。
“我们将通过‘村集体品牌+农户个体’的联合销售模式,让村民在家也能赚钱。”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开福说,接下来,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锚定“支部强、产业兴、村民富”的目标,通过建强战斗堡垒、激活党员队伍、创新产业路径,推动紫薯产业链建设,打造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发展,蹚出一条党建赋能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全会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西陵村的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牂牁镇西陵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兴梅说,牂牁镇坐拥牂牁江4A级景区、布依族文化等资源,下一步西陵村将深化文旅体融合,挖掘布依族非遗技艺,发展观光农业和“体育+旅游”业态,同时持续强化人才支撑,在“小青羊志愿服务队”的宣传带动中,讲好牂牁故事,让文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庆升对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说的这句话记忆深刻,全会对产业发展作出具体安排部署,这让他干劲更足。这几年,他结合威宁高山冷凉气候优势,引进红菜薹产业,让红菜薹比主产区提前上市,抢得了市场先机,亩产值超万元。“接下来将着力提升红菜薹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红菜薹产业持久市场竞争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赵庆升信心满满。 (谢朝政 蔡茜 杨唯 赵文菂 胡玉山 王维维 何美 余坤 鲁媛 李卓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