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鸠镇:送教助农两相宜 爱心接力暖童心
5月20日,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里,光辉村关爱儿童之家的教师志愿者携手学生代表,走进特殊儿童家庭,在开展常态化“送教上门”服务的同时,创新开展田间劳动帮扶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教育关怀,助力困难家庭生产。
在光辉村一户普通农家小院里,12岁的小冬梅正配合“送教上门”老师记录身高。因先天智力障碍无法正常入学的她,每周都能迎来来自关爱儿童之家的“专属教师团”。教师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定制教具,将认知训练、绘画、音乐等课程搬进农家小院,用专业与耐心,为特殊儿童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
“冬梅家父母靠着三亩水田维持生计,农忙时节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关爱儿童之家负责人王老师介绍,在日常送教过程中,教师团队了解到该家庭劳动力短缺的实际困难,随即策划开展“教育+帮扶”双行动。5月20日清晨,由3名教师和16名六年级学生组成的志愿队伍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一起插秧劳作。在绿油油的秧田里,师生们卷起裤腿,手把手示范劳动技巧,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为紧张的农忙时节增添了温暖与活力。
这场特殊的实践活动让参与的学生们深受触动。“插秧比想象中辛苦多了!”学生韦祎龙擦着额头的汗水感慨道。带队教师顺势开展劳动教育:“每一株秧苗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我们不仅要在劳动中体会艰辛,更要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记在心里。”这场沉浸式劳动实践,让学生们深刻理解粮食来之不易,也在互帮互助中深化了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据悉,光辉村关爱儿童之家坚持为特殊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已达六个春秋,通过个性化课程体系帮助特殊儿童提升生活技能。此次创新开展的田间课堂,既是对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也是教育帮扶工作的暖心延伸。
泥泞的田埂上,师生们沾满泥土的双手托起教育的温度;摇曳的秧苗间,互助的暖流悄然流淌。这场别开生面的爱心行动,不仅为特殊儿童家庭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的人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