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下寨村:废旧轮胎“绘”就“五彩路 ”
近日,笔者在岑巩县客楼镇下寨村看到,一条由70余个色彩明艳的废旧轮胎和150米竹制护栏装点的“五彩之路”,在乡间蜿蜒铺展。这抹亮丽的乡村新色,正是下寨村以“小创意”撬动“大发展”的生动缩影。
这道独特风景的背后,是爱心人士与村民共建家园的合力。8位爱心人士共同出资7000元,包揽了轮胎采购安装及护栏搭建的全部费用。“我们村竹子资源丰富,砍老竹还能促新竹生长,用竹子做护栏既经济又美观,大家一拍即合。”村民周安余一边擦拭着新安装的竹护栏一边介绍。“爱心人士反哺+村民参与”的共建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近年来,下寨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创新“农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全省文明村”等十余项省级、国家级荣誉收入囊中。
依托“荷花池塘-露营基地-云雾茶园-千年红豆杉-三层洞瀑布”的精品旅游线路,下寨村深耕“以荷为媒,以花会友”,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推动“赏花+文化+体验”深度融合。
杨秀芳给笔者算起了“增收账”。“多彩文旅活动吸引了八方来客,年度旅游收入超200万元,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更关键的是,带动周边300余户村民人均年增收超1.2万元。”文化旅游的繁荣更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文化旅游节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还催生了民俗表演队,培养了10多名非遗传承人。”杨秀芳笑着说,“竹编、傩戏这些曾濒临失传的传统老手艺,成了游客眼里的‘香饽饽’。”
如今的下寨村,360亩荷田摇曳生姿,400亩云雾茶园清香四溢,稻鱼共生、林下黄精等特色农业生机勃勃。1050米竹海步道、民族文化长廊等设施日趋完善,发展的红利真切地惠及了村民生活。
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业态和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下寨村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下一步,下寨村将继续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深耕“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富美家园,让村民的幸福生活如同那条“五彩之路”一样,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丽。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