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编程并非好学 拉拢“高工”非法牟利
自学编程技术,拉拢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入伙,只为牟取不法利益……近期,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郑某。
男子落入投资陷阱
今年3月下旬,高安市民刘先生报警,称他可能遭遇诈骗。刘先生回忆,自己于3月2日通过某网络聊天软件结识了一名股民。对方自称有10多年炒股经验,认识不少业内人士,能够获取“内部消息”,并承诺所推荐的股票稳赚不赔。
不久后,在对方的诱导下,刘先生下载某款App用于投资理财。起初,刘先生试探性投入5万元,当看到账户里的资金每天都在增长,还能顺利提现,便深信不疑。
“尝到甜头后,我陆续追加投资,前后一共投入了70余万元。”刘先生懊悔地说。4月19日,当刘先生准备进行一笔大金额的操作时,发现该款App提示其账户资金全部被冻结,无法进行任何操作,联系客服也始终无果。他这才意识到可能遭遇诈骗,随即报警。
“接到刘先生报警后,我们对涉案App进行技术采集和深入分析。”办案民警杨鹏介绍,“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比对和解析,我们筛查出1名疑似负责打包、维护该款App的男子。”办案民警深入调查后发现,该男子所制作的APK安装包(安卓应用程序包的文件格式)并未通过正规渠道发布,在官方应用商店等平台上无法搜索、下载。
诈骗分子浮出水面
“一款App上架,需要先写一个源代码,然后将其放到开发者软件里面去,打包整合成APK安装包。”杨鹏介绍,“而该案中,嫌疑人制作的APK安装包未经审核,只能通过一对一私发进行下载使用。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绕过官方应用商店的审核认证,逃避打击。”
经进一步侦查,4月22日,办案民警确认涉案男子为现居重庆的男子李某。李某近期一直无正式工作,他在家违规登录境外即时通信平台,在该平台上承接开发诈骗App的订单,以此非法手段赚取费用。
4月24日,在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的大力协助下,办案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据李某交代,他是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平日里通过境外即时通信平台接单,按照诈骗团伙提出的需求,开发用于实施诈骗的软件。此外,他的同伙郑某也在重庆市城区,2人曾共同参与诈骗软件的开发。
办案民警迅速展开侦查。然而,郑某在得知李某被抓后,开始销毁证据、更换手机号码并潜逃藏匿。4月27日,在重庆警方大力支持下,办案民警经过3天的连续奋战,最终在郑某女友住所将郑某抓获。
犯罪嫌疑人李某、郑某相继落网后,办案民警在两人住所查获大量关键性证据。这些证据不仅包括用于开发诈骗软件的源代码文件,还详细记录了他们与诈骗团伙的资金往来及交易信息。
开发非法软件牟利
经查,2024年7月,犯罪嫌疑人郑某通过境外即时通信平台,了解到有关承接打包软件服务的相关信息后,便萌生了借此牟利的想法。为此,他不断学习编程技术,并在网络平台上招募具备软件开发能力的技术人员。同年11月,郑某联系并拉拢李某,2人从诈骗团伙处获取基础代码,并对其进行定制化修改,最终开发出用于实施诈骗的非法软件。
“我们在后续调查中发现,李某与郑某不仅开发了用于虚假投资理财的App,还深度参与了3个非法网络赌博平台的搭建工作。”办案民警徐瑞璟介绍,“他们每次在完成App的开发与维护后,均通过收取虚拟货币的方式获取报酬。”
案发后,李某、郑某已将开发诈骗软件所得的3万余元挥霍一空,而刘先生被骗的70余万元资金已被转移。目前,犯罪嫌疑人郑某、李某已被高安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