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迅”治“汛” 筑牢“红色堤坝”——从江县下江镇党员干部防汛救灾纪实
“洪水漫过防河堤了,水灌进来了,所有人全部往上撤,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是6月24日早上,发生在从江县下江镇惊心动魄的瞬间。
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洪峰叠加影响,都柳江榕江、从江段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洪流如脱缰野马,自榕江奔涌而下,直扑从江县城,下江镇首当其冲。房屋被淹、道路中断、家园告急!面对来势汹汹的汛魔,下江镇党委立即吹响战斗号角,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把抢险当战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顽强的作风,在滔滔洪流前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冲在最前沿
“水进寨了!快往高度跑,管好老人小孩!”24日的清晨,平江村归江党支部书记陆光才和驻村干部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迅速上涨的积水,挨家挨户拍门、催促。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很快,镇级支援队伍赶到,争分夺秒帮助农户抢运物品。
在平江村下游的下江社区,另一组突击队同样嘴喊手拉、肩上扛、背上背争分夺秒催促群众撤离,帮助商户转移货物。
上午9时许,湍急浑浊的洪水漫过防河堤、迅速灌入沿江街道,滨江路居民沈学权险些被洪水冲走,千钧一发之际,下江社区纪检监督员顾长江用沾满泥水的手抓住了他,努力将其护在身前,推着他往高处走。
“我刚被顾弟推上楼梯时,楼梯就被冲垮了。”沈学权回忆道,自己上来以后,顾长江被困在下面,洪水漫过他的腰间,非常危险,好在最后众人合力将他拉了上来,不然自己会内疚一辈子。
“党员干部全部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保障所有人员安全撤离”。下江镇党委书记甘典华视汛情为命令,把责任扛在肩上,紧要关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24日当天,紧急转移群众581户2589人,其中紧急避险348户1553人,转移安置233户1036人,确保全镇无人员伤亡。
守在最险处
“公租房还有7名群众被困!水涨得太猛太急,皮划艇根本冲不过去!”
危急时刻,下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尚文当机立断:“从这栋楼上去,快跟我来!”他立马带领救援人员,登上与公租房相对的居民楼,冒着危险紧急勘察地形,寻找可行的救援路径。
几乎同时,从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姚元炳火速抵达现场,靠前指挥,迅速下达命令:就近调集应急民兵、消防救援力量火速驰援集结。在姚县长的统一调度下,一场与洪水赛跑的紧急营救全面展开。
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杂物奔涌咆哮,浪头猛烈拍击着楼体。面对步步紧逼的洪魔,现场救援人员面无惧色,紧咬牙关。一条由绳索架起的“生命通道”,紧绷在激流上空的两栋楼之间,身系安全绳的消防员,背负群众逐一转移,在绳索两侧人员拼尽全力牵引与保护,最终全部成功将7名被困群众营救至安全地带!
“石哥、石嫂,算我求你们了,不要过去了,莫要东西、莫要房子了……”在下江社区下游的巨洞村大寨,眼见房子即将被洪水冲垮的村民石江福、石信兰夫妇一心想救回房子,驻村干部吴子荣死死拽住两人的胳膊,早已嘶哑的嗓音带着哭腔,一遍遍近乎哀求地呼喊。
此时通讯、道路已经全部中断,其他人员分散河对岸和其他寨,大寨只有她一个人。作为参加工作不久、从未见过这么大洪水的00后新兵,她虽然着急害怕,但始终牢记片长张江交代的“守好这个寨,不能有事。”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当天上午10点多,下江镇沿河地带交通命脉中断、信息渠道瘫痪,在镇党委、政府“确保人员安全,不能有事!”的严令和重托下,所有党员干部如同散落的星辰,虽然失去了联络,却凭着共同的信念,各自在滔天洪水中坚守着自己的战场,无声地践行着最初的誓言。
干在最苦时
6月25日,洪水渐退,留下的是满目疮痍。厚厚的淤泥覆盖了街道和房屋,断壁残垣触目惊心,水电中断,生产生活秩序亟待恢复。重建家园的重担,同样压在全镇党员干部的肩上。
供电所党员突击队踩着泥泞,攀爬在湿滑的电杆上,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只为尽早让光明重回千户人家;下江社区干部深一脚浅一脚地逐户排查危房隐患,嗓子喊哑了也要反复叮嘱,鼓励组织群众互帮互助,开展自救;在平江村、孖温村等临时搭建的安置点,镇村干部24小时连轴转,搬运分发物资、安抚惊恐的老人和孩子,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群众情绪及时得到安抚。
而在受灾最严重的下江街道主战场,一场规模空前的清淤攻坚战已然打响!6月25日6点30分,镇区所有党员干部已集结完毕,身披雨衣,手持铁铲,顶着熬红的眼睛义无反顾地冲向下江街道各片区的淤泥“汪洋”。
清淤现场,就是没有硝烟却同样艰苦卓绝的战场。黏稠厚重的淤泥没过脚踝、深及小腿,党员干部们或挥动沉重的铁铲奋力铲除,泥点溅满全身;或三五人喊着号子,用木板合力推动成堆的淤泥;或肩扛手抬,搬运着浸满泥水的沉重杂物。
下江镇内受灾较轻的村寨自发组织党员突击队,自带工具赶来支援。秀塘壮族乡、刚边乡、谷坪乡、加榜乡、宰便镇、洛香镇、加勉乡、加鸠镇等8个兄弟乡镇陆续组织支援队伍赶到,带着工具和深厚情谊,火速投入战斗。挖掘机、铲车、抽水机的轰鸣声与铁铲撞击声、人声号子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重建进行曲。
汗水如雨下,浸透衣衫;泥浆裹满裤腿,泥泞不堪。从清晨到日暮,再到深夜,不少党员干部的手掌早已磨出血泡,血泡破了又磨,钻心地疼,没人停下手中的工具,也没人想过放弃。
6月25日至6月27日,下江镇受灾区域人头攒动,机器轰鸣,全镇累计投入车辆160余台,器械830余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800余人次,人工2000余人次,基本完成清淤和主干道恢复工作。
来源:通讯员 龙珍霓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