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鸭产业综合年产值已达十四亿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丹 蒋鸿琪
7月14日,黔南州三穗县文笔街道长坡大棚养殖基地里,技术员杨代军按下智能控制系统的按钮,自动清洗装置立即开始工作,短短10分钟就完成了整个鸭舍的饮水系统清洁。
“这些闲置的食用菌大棚,现在变成了养蛋鸭的‘黄金屋’。”三穗鸭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杨冬介绍,新建一个标准鸭舍要投入15万元,而把闲置的菌棚改成鸭舍,每个大棚不超过5000元,大大节省建设成本。目前,该县103个闲置食用菌大棚,已养殖鸭子11万羽。
闲置菌棚降本养鸭90天后,小麻鸭开启第二段笼养增效“旅程”。“90天上笼,从第110天至550天产蛋,平均一只鸭产蛋超300枚,相比传统蛋鸭养殖多出40枚左右。”杨冬自豪地说,赶鸭子进棚上笼,保障了该县4家蛋制品加工厂的蛋源。
“通过技术攻关,公司咸鸭蛋腌制时间已从3个月缩至最短12天,今年上半年产量已达1300万枚,年产值有望达到2000万元。”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说,该公司生产的流“油”咸鸭蛋已成为江浙一带人们搭配粥品的好“搭子”。
三穗鸭是我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之一,与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麻鸭同被誉为中国地方“四大名鸭”。在三穗县,60多家大大小小的三穗鸭餐馆分布在街道小巷,炒、焖、煮、卤,三穗人的餐桌上少不了一道鸭菜。今年5月,三穗县成功与深圳6家餐饮店签约,三穗鸭被端上了大湾区市民的餐桌。
近年来,三穗县加快产业布局,三穗鸭从“一道菜”走向“一条链”。该县积极整合县内资源组建三穗鸭产业集团,大力推进涉鸭优强企业招引,提升完善禽类屠宰加工、蛋制品和鸭肉加工、羽绒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形成产业加工集群,三穗麻鸭产业正在开展一场“吃干榨净”的全链跃升。
数据显示,2024年,三穗鸭产业综合产值达14亿元。目前,三穗县有涉鸭企业44家,标准化蛋鸭场8个,规模肉鸭养殖场47个、散养1万余户,存栏蛋鸭80万羽,日产蛋72万枚左右,当地正奋力推动全产业链再上新台阶。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陈果
三审 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