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中的“火焰蓝”:筑起生命防线的岑巩消防救援

2025-07-18 黔东南新闻网 吴国明 王槐雪

  2025年6月24日,贵州榕江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洪峰,整个县城瞬间被汹涌的洪流吞噬。街道变成了湍急的河道,房屋沦为孤岛,无数居民被困,生命危在旦夕。在这场无情的灾难面前,岑巩县消防救援大队迅速行动,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在洪水中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中流击水,与死神赛跑的“消防速度”

  6月24日清晨,榕江县城的水位急剧上涨,情况万分危急。远在160公里外的岑巩大队接到救援命令后,指挥员果断下令:“出发!” 刹那间,警笛声划破夜空,救援队伍向着灾情最严重的地方疾驰而去。

  当他们抵达榕江时,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原本繁华的街道已被汹涌的洪水淹没,变成了一片汪洋。二楼的窗户里,伸出无数双求助的手,呼救声和哭喊声在洪水中交织回荡。带队指挥员潘贞坤顾不上一路的疲惫,率先跳上冲锋舟,在湍急的水流中艰难地稳住方向。他大声呼喊着:“别怕,我们来了!”随后,便带领队伍穿梭在一栋栋楼栋之间。

  在水洞卡、二中、场坝街等危险区域,救援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连续20个小时的高强度作战,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在洪水中争分夺秒,成功营救被困群众110余人,转移200余人,用冲锋舟开辟出一条条生命通道。

  “当时情况太紧急了,每一秒都关乎着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根本没时间考虑自己的安危。”一名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回忆道。

  带伤冲锋,疼痛压不垮的钢铁意志

  在二次洪峰来袭之前,消防员杨长荣就已经在连续的抢险救援中身负腰伤。但他依然坚持带领队友逐户排查,每走一步,腰部的剧痛都如附骨之疽般折磨着他。然而,在他心中,“人民需要”四个字就是他冲锋的号角。

  6月26日,在榕城尚品小区,一位重病老人被困在17楼,急需紧急就医。杨长荣毫不犹豫地咬着牙,往返攀爬1000余阶楼梯,用他那略显佝偻的脊背,稳稳地托举起垂危的生命。

  6月28日,在老城街头,面对湿滑泥泞的道路,他俯身成桥,先后背起脑瘫老人与行动不便者。这些感人的瞬间被央视、新华网等媒体定格,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从中读懂了:所谓勇士,就是把伤痛深深藏进心底,却将人民高高护在身后。

  “我是一名消防员,保护人民是我的职责,这点伤痛不算什么。”杨长荣坚定地说。

  众志成城,11天鏖战里的“火焰蓝”光芒

  从6月24日到7月4日,在这漫长的11个日夜中,岑巩大队的橙色身影遍布榕江的大街小巷。在齐胸深的洪水中,他们小心翼翼地托举着婴儿转移;在过膝的淤泥里,他们不辞辛劳地清淤冲地,面积超过5000㎡;在断水断电的小区,他们一趟又一趟地送水,总量达 150余吨;排涝 3000m³、破拆卷帘门50余户……

  指战员们个个满身泥浆,腿被划伤,手脚泡得发白起皱,但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句怨言。潘贞坤的科学调度、杨战的沉着应对、吴雄的无畏冲锋、余虹的通信保障、余海龙的新人担当…… 他们的身影被中央媒体一一记录,成为洪灾中最温暖的光。

  他们用满身的泥泞,换来了群众的平安与家园的安宁。“看到群众安全获救,看到家园逐渐恢复,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一位消防员质朴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初心如磐,以实战淬炼的“守夜人”承诺

  此次抗洪抢险战役,是岑巩大队对“汛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 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浸透着他们的汗水;每一个瞬间,都彰显着他们的初心。

  如今,洪水已经退去,榕江的生活逐渐重启。但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夜、守望相助的温暖,已成为岑巩大队全体指战员最珍贵的勋章。

  他们深知,只要身着这身“火焰蓝”,就永远要向着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冲锋。他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铮铮誓言,永远做人民最忠诚的“守夜人”。

  岑巩大队负责人表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责无旁贷,未来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们都将勇往直前。”

来源:通讯员 吴国明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陈果

    三审 潘雪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