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雷洞乡:“鹅鸣”声声 唱响致富歌——从“怕养”到“乐养” 黎平县雷洞乡花鹅蹚出共富路
盛夏傍晚,黎平县雷洞乡的农户鹅舍前热闹非凡。忙碌一天的花鹅排队回笼,扑棱翅膀的欢叫声此起彼伏,养殖户们清点数量、添食喂料,这充满生机的场景,正是当地养鹅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500只鹅,每只能领30元补贴,光补贴就15000元,加上出栏收入,今年日子肯定更红火!”,上半年已出栏100多只花鹅,平均每只价格150元左右,收入1万多元,算起增收账,岑显村养殖户吴大哥笑意写满脸庞。这份底气,源于2025年雷洞乡落地的中央第一批衔接资金到户奖补养鹅项目——30万元资金惠及100余户农户,支持养殖1万羽鹅,让政策红利直接装进群众口袋。
起初,不少农户像美样村的龙大哥一样心里打鼓:“怕没技术养不好,更怕投入打水漂。”为解开群众心结,乡里组建鹅产业发展专班,联合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分片包村,挨家挨户“面对面”宣讲,把奖补政策讲透彻、算明白,帮大家理清“养殖账”,打消顾虑。
“不仅要让群众愿意养,更要让他们敢养、会养、能养好。”乡里针对养殖技术难题,建立“技术培训常态化、疫病防控网格化”保障机制,定期邀请畜牧专家进村入户,围绕鹅苗选种、饲料配比、疾病防治等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培训班6期,发放养殖手册600余份,让村民从“门外汉”蜕变成“养鹅能手”。
政策激励与技术护航下,养鹅产业从“零星试点”迈向“集群发展”。各村因地制宜探索特色路径:培福村利用山坡资源发展生态养殖,鹅肉紧实鲜美;塘婢村推行“稻鹅共生”,鹅群觅食除草,实现“一田双收”;美样村探索“鹅粪还田”,形成“养殖+种植”循环体系,提升综合效益。
为破解销路难题,让养殖户吃上定心丸,雷洞乡通过政企合作搭建稳定销售网,与大型餐饮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打消了养殖户“养得好却卖不出去、赚不到钱”的顾虑。
如今,雷洞乡鹅存栏量达1万羽,出栏量突破0.5万羽,30万元奖补资金全部发放到位。从雏鹅破壳到鼓起群众“钱袋子”,小小花鹅让“鹅鸣”奏响致富曲,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
来源:通讯员 万桥禄 姚进忠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陈果
三审 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