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贵州抗战英雄谱②丨刘家祥:贵阳走出的抗日救国女英雄

2025-07-18 贵阳网·甲秀新闻 王槐雪

  

image.png

  刘家祥(1922年—1949年),女,曾化名方纯,贵州贵阳人,生于民国11年(1922年),8岁时就读贵阳女子师范学校附小。民国23年(1934年)考入贵阳女子中学读书。

  民国26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举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贵阳成立“贵州省学生救国联合会”(简称“学联”),刘家祥积极参加“学联”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后学联遭到国民党贵州当局破坏,蓬勃发展的学生运动被镇压,热爱文艺活动的她随即转入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筑光音乐会”和“沙陀业余话剧社”,继续从事抗日宣传活动。

  民国27年(1938年)4月,刘家祥经由高旭介绍,在华家阁楼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不久,受党的派遣,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贵州地方队部(简称“民先”)。在党的领导下,她组织读书会并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民国28年(1939年)贵阳“二四”轰炸后,贵阳女中迁往花溪。作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刘家祥经常到农村组织识字班。期间参加党支部领导工作,并利用学生自治会负责人身份,团结进步同学。

  民国29年(1940年) 6月,贵阳筑光音乐会被当局勒令解散,刘家祥也被学校退学。中共贵州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决定转移党内外有可能被捕杀的同志到外地,刘家祥与丈夫王启霖一同转移到广西桂林。同年11月,夫妇二人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刘家祥被分配到新三团政治处工作。“皖南事变”后,辗转到了香港,次年春又回到桂林。

  民国34年至36年(1945年—1947年),刘家祥夫妇在重庆以教书作掩护,从事学生运动。民国36年(1947年) 6月,王启霖被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一家人转移到昆明。次年秋,又转到湖南,在衡阳师范学院任教。民国38年(1949年)春,刘家祥与丈夫服从组织安排回到贵阳,负责交通联络和保管文件。6月23日,刘家祥、王启霖及一岁的女儿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并将一家三口囚禁在贵阳岳英路监狱。在监狱中,刘家祥多次遭受酷刑,但大义凛然,英勇不屈。遇害前,还坚定地鼓励狱友:天快亮了!

  1949年11月11日,刘家祥在贵阳南郊马家坡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7岁。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