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客楼镇:“参”财有路 太子参采收正当时​

2025-07-24 黔东南新闻网 杨云 代乔萍 王槐雪

  7 月的岑巩县客楼镇白家坝村,群山环抱的太子参种植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50余顶草帽在翠绿的田垄间移动,这是产业工人正埋头采收成熟的太子参,刨土、清泥、过筛、装筐,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且干劲十足,泥土的清香与参果的甘醇在空气中交织,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清早,白家坝村村民便带着农具来到基地。他们蹲在垄沟边,双手熟练地拨开湿润的泥土,一串串饱满的太子参应声而出,沾着晨露的参果白胖鲜嫩。“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挣 80多块,还不耽误照顾孙子。”胡大妈笑着把参果扔进竹篮,篮子里的太子参已堆成小山。

  太子参,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太子参含有氨基酸、多糖、皂苷、黄酮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等功效,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而且太子参生长周期短,管理起来也相对轻松,九月播种,次年六七月便可采收,这一产业逐步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

  目前,白家坝村太子参基地总面积达3398亩,是客楼镇 “一村一品”重点项目。通过 “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让当地群众实现 “务工增收+土地流转”双重收益。目前,基地长期吸纳百余名村民就业,采收旺季临时用工量增至100余人,人均日薪近100元。

  客楼镇地处高山,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出的太子参有效成分含量高,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客楼镇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紧紧围绕“镇强民富”目标,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地域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太子参产业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 “引擎”。

  据统计,2025 年全镇太子参种植面积达5990 亩,带动200余户农户稳定增收。田间地头的丰收图景,正绘就成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通讯员 杨云 代乔萍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