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措并举筑牢野生动植物生态安全屏障

2025-07-24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雷刚

图为雷公山航拍图景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栖息着万千珍稀物种,雷山臭蛙、魏氏纤树蛙等新物种的陆续发现更彰显其独特生态价值。近年来,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通过构建“人工巡护+科技监测+专业救护”三位一体保护体系,为野生动植物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经鉴定的各类生物种类有5185种,其中动物2327种、高等植物2595种、大型真菌263种,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共有144种。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