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进先锋·贵在行动]吴妹的“民情地图”写满乡亲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净媛 陈景雄 通讯员刘椿林
6月5日,驻村第一书记吴晓芬被授予“全省乡村振兴优秀个人”荣誉。
好消息迅速在黔南州三都自治县周覃镇新园村传开,“吴妹得省里的奖喽!”村民韦大姐竖起大拇指,“她帮大家跑订单、解纠纷,样样都是实打实!”
吴晓芬是三都自治县人民法院的一名干警。2023年到新园村报到后,她拿着笔记本遍访了全村的22个自然村寨,逐渐和村民熟络起来,被大家亲切地叫作“吴妹”。每次走访结束,她习惯性地把走访情况梳理出来写在笔记本上。日积月累,她的笔记本成了新园村的“民情地图”。
经过多次实地走访,“希望把冬闲田利用起来,拓宽增收门路”成了“民情地图”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吴晓芬主动找到村“两委”,大家反复商量后,决定因地制宜发展羊肚菌产业,推行“稻+菌”轮作模式。
跑项目、筹资金、学技术、找销路……忙碌起来的吴晓芬成了村里的推销员和协调员。那段时间,她时常卷着裤腿,一头扎进地里察看菌丝长势,还从福建、内蒙古等地拉来了订单。
“以前冬天田里光秃秃,吴妹一来,闲田生金了!”菌农老潘捧着饱满的羊肚菌,喜上眉梢。通过种植羊肚菌,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项目建起来了,吴晓芬忙碌的脚步仍没有停下。她经常走村串寨,习惯坐在村民家的板凳上拉家常:“叔,家里几口人,有啥困难没?”“阿姨,建房审批到哪一步了?”……
为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吴晓芬曾自掏腰包帮助留守老人李奶奶购买棉衣御寒,发挥自身优势募集助学金2万多元,帮助困难学生。翻开“民情地图”,里面清晰记录着从脱贫户、监测户到普通农家的情况,以及调解土地纠纷、普及反诈知识、化解邻里矛盾的工作日常。
村民得知吴晓芬的驻村任期结束,执意送来自家种的新鲜蔬菜,被她帮助过的学生也发来了感谢信……“我会把‘民情地图’一直保管好,里面记录的点点滴滴,都是我对乡亲们的不舍。”吴晓芬说。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