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安镇:“林下麻鸭”游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2025-07-30 黔东南新闻网 王维欢 王槐雪

  近日,笔者漫步在黄平县重安镇塘都村葱郁的林间,只见3.5万羽麻鸭在林下水塘间嬉戏穿梭,啄食着天然昆虫、谷物与水草,奏响了一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产业之歌。

  塘都村村支书李保石望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笑意盈盈地说:“近年来,依托‘村集体牵头+合作社管理运营’的创新模式,这些林下资源正变成打开村民增收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林下生态养殖,孕育出舌尖上的地道美味。塘都麻鸭的独特魅力,源于对自然生长规律的坚守。

  “这里的鸭子喝山泉、食百草,肉质紧实无腥味,在市场上根本不愁卖!”收购商姚华强说,前不久发往四川的2500只生态麻鸭,整车价值达10万元,不仅打通了稳定的跨省销售渠道,更以过硬品质赢得了市场信赖的“长期合作”金字招牌。

  科学轮养布局,让全年供应始终“不断链”。塘都村创新采用阶梯式养殖模式,第一批分三期养殖麻鸭:60天左右出栏的鲜嫩麻鸭售价13元/公斤,经120天自然孕育的“青头麻鸭”因风味醇厚,售价达23.6元/公斤。目前,一期“青头麻鸭”和二期鲜嫩麻鸭正火热上市,三期鸭苗已在林间茁壮成长。

  “这种接力式的生产保障了全年稳定供应,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能突破15万元!”李保石介绍。

  政策赋能产业,联农带农结出丰硕成果。乘着黄平县将养鸭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的东风,塘都村以“村集体牵头+合作社管理运营”模式打造示范样板。通过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叠加效益分红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生动诠释了“资源盘活、集体做强、村民增收”的三赢格局。

  下一步,重安镇将立足塘都村的成功实践,整合全镇林地、水域资源,打造“一村一品、多村联动”的养殖集群,推动养鸭产业向纵深发展。当一只只承载着山野精华的生态麻鸭飞向全国餐桌,这条绿色产业链正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