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还原,解决权属难题——在数字世界“复刻”农村老屋

2025-08-03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邓钺洁

7月28日,盛夏蝉噪阵阵,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坪江村,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测绘员李伟操纵的无人机,低空盘旋在一处坍塌过半的土坯老屋上空,发出平稳嗡鸣声。

年过六旬的屋主赵德海蹲在树荫下,眉头紧锁,“拆了,原来的地界,会不会就消失了?”

“老赵叔,别担心,这‘天眼’看得可清楚了。”李伟一边盯着手中平板电脑上实时传回的高清影像,一边安抚道,“老屋残存的轮廓、每一块散落的基石,甚至墙角的歪脖树,都会被精确地捕捉、定位、上传保存。”

这是湄潭县破解农村残垣断壁清理与权属保障难题的关键一步——“一表三图”精准确权。

无人机拍摄生成正射投影图,如同给这片废墟拍了一张精确的“X光片”,锁定了老屋旧址的空间坐标和原始布局,精确到厘米级。李伟解释说:“叔,你看这图,以后哪怕这块地全平了,它的位置、大小、朝向,在国土系统里都一清二楚,谁也挪不动、改不了。”

紧接着,李伟拿出卷尺和测绘仪,与赵德海一起,对照着老地契以及老人与邻居的描述,在现场仔细丈量、定点,绘制出详细的占地勘测图,用清晰的线条标明了赵家老宅的四方边界,特别是与邻居家共用的那条田埂线。

“这块石头是原有的界桩,对,就画在这里。”赵德海指着墙角一块不起眼的青石,声音有些激动。这张图,是保证房屋完整权属的依据。

最后,李伟绕着残垣拍摄了360度照片和关键细节特写,整合成实地现状图。坍塌的灶台位置、残留的半扇雕花木窗、墙基的砌筑方式……这些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细节,都被记录下来。

“没想到这老房子还能留个影儿。”赵德海摩挲着屏幕上那扇熟悉的木窗照片,感慨地说,“心里踏实多了。”

这三张图,连同详细填写着户主信息、拆除原因、权属声明等内容的《农村宅基地拆除绘图存档登记备案表》,共同构成了一份农村老屋权属的数字档案。

李伟将数据上传至县里的统一平台,打印出图表,郑重地交给赵德海一份,另一份则存入村镇永久档案。“叔,这就是你家这块地的数字身份证和历史证明书,拿好了。”

对于赵德海而言,这份档案意义非凡。以前村里清理残垣断壁,最怕的就是拆了之后说不清。因为这份顾虑,他家这处老屋一直没动。他高兴地说:“现在好了,白纸黑字加高清图,谁也赖不掉。”

“为破解残垣断壁权属不清、清理困难等问题,我省各地立足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实践,进行精准确权,保障群众利益。”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湄潭县创新“一表三图”工作法,制定《农村宅基地拆除绘图存档登记备案表》,配套完善正射投影图(锁定空间坐标)、占地勘测图(明确权属边界)、实地现状图(记录建筑原貌),为残垣断壁建立“数字档案”,破解“拆除易、复建难”问题,有效保障了农户用地权益。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