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好 赛事燃激情—— 我州上半年旅游增长显著

2025-08-05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雷刚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韦启悬

今年上半年,我州抢抓旅游旺季,用好“引客入黔”系列优惠政策,聚焦大湾区、长三角、成渝以及省内客源地市场,积极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营销活动;强化节赛联动,以“村BA”篮球邀请赛、贵州“村超”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等文体赛事为重点,推动各类节赛活动互相衔接、互促共进,形成强大引流效应,推动业态提升。以票务联动吸引更多游客,在西江苗寨、肇兴侗寨、镇远古城及周边景区联合推出打折票互免票、兑换票等活动,推动旅游持续火热,促进旅游消费不断增长。

景区联动,激活旅游资源“一盘棋”

为破解旅游发展各自为政、留不住客等突出问题,我州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探索创新旅游景区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强化景区布局、品牌打造、线路设计等方面联动规划,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旅游景区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

在景区资源整合方面,我州积极探索“核心景区+周边资源”联动的创新路径。其中,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牵头促成凯里、丹寨、麻江、雷山、台江五县(市)签订景区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不仅打造了联动型旅游精品线路,更实现了区域内的客源共享与互送。凯里市、丹寨县签订《低空飞行赏杜鹃花合作协议》,推出极具特色的“空中赏花”文旅项目,游客购买低空飞行体验券可享丹寨景区门票、周边民宿折扣等联动优惠;黄平—施秉—镇远“景景串飞”航线首飞,镇远古城整合青龙洞、氵舞阳河、石屏山等资源实施“购票赠票”优惠,游客可通过“机票+景区套票”组合,体验“低空飞行+古城夜游”的立体化旅游产品。

在交通联动方面,“五一”假期,凯里南、从江、榕江等高铁站与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肇兴侗寨等重点景区开通直通车,串联起高铁站至景区、景区至景区线路,实现一站式无缝旅行。西江千户苗寨联合镇远古城、肇兴侗寨等州内知名景区,通过优化交通接驳、增设专线巴士、智慧停车管理等,让游客“出行时间短、乘车流程顺”。肇兴景区开通至黄岗侗寨、天生桥的直通车,还与从江岜沙、黎平翘街等景区形成旅游环线,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来之前总担心交通衔接问题,这次坐直通车太方便了,从高铁站下来直接就能到景区,中间不用换车折腾,节省了好多时间,游玩体验特别好!”山东游客张义说。

文旅体融合,打造多元旅游新场景

我州以“体育+文旅”“非遗+体验”“赛事+消费”等创新模式,加速构建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品牌。

2025年5月1日,黔东南首届超级燃情“村BA”冠军联赛总决赛与深山音浪秀在台江县台盘村激情开演,现场热闹非凡。“白天看球热血沸腾,晚上看表演意犹未尽,活动太精彩啦!”广西游客李安静完全沉浸在热烈的活动中。借着“五一”假期的东风,台江县创新打造“节赛联动”文旅模式,以“村BA”为核心驱动力,将节庆活动与特色文旅资源深度融合,构建出独具魅力的全新文旅体验。白天,球场是球员们挥汗如雨的赛场;夜晚,球场则摇身一变成为展示苗族文化的舞台,万人KTV、灯光秀等歌舞表演轮番登场。

除了热门赛事,各地还立足当地资源,打造特色文旅体验。走进雷山县大塘镇,游客们可以参与拦门酒、浑水摸鱼、打糍粑等各种趣味民俗活动;在丹寨万达小镇,“村冰雪”活动融入了苗族划酒拳等民俗元素,让游客们在夏季体验到了冰雪乐趣。此外,黄平县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丰富飞行项目,提升服务水平,吸引众多游客体验低空飞行;镇远县高过河景区将漂流和周边村寨“村运会”结合,游客既能享受漂流的刺激,又能参与乡村趣味运动;施秉县将象棋围棋比赛搬上云台山印斗阁,选手“对弈观景”的模式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棋类高手参赛。不断涌现的文旅新业态,为黔东南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数字赋能,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

“这个‘智游黔东南’平台太好用了,AI规划的行程特别合我心意,订酒店、查攻略一键搞定,还能提前看VR全景,旅游省心多了!”近日,从四川来到黔东南旅游的王茵女士给“智游黔东南”平台点赞道。

我州加速推进旅游产业数智化,依托全州307个景点、游客中心等关键场所,制作了4618个VR全景图,涵盖历史文化、民俗活动、“村”文化等内容,并搭建“智游黔东南”平台。该平台于4月30日上线,吸引了州内3500家酒店、400户商家入驻,为游客提供AI旅行规划、实时伴游、一站预订等个性化智能服务,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数字化服务,大幅提升游客体验。

此外,“锦绣黔东南”高德自驾平台同步上线。游客轻点手机,即可获取AI智能规划的个性化路线、实时景区攻略和沉浸式VR全景预览,让“说走就走”轻松实现。“有了这个自驾平台,就算不熟悉这边的情况也能说走就走了,AI规划的路线避开了拥堵,还能随时看景区攻略,太方便啦!”来自广东的自驾游客陈伟民笑着说。

2025年1-6月,全州共接待游客4649.9万人次,同比增长12.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9.74亿元,同比增长8.45%。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308万人次,同比增15.04%。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魏丽萍

三审 杨光能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