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县观么镇:巧念“三字经” 激活基层治理“新密码”

2025-08-11 黔东南新闻网 通讯员 万胜贤 雷刚

       近年来,剑河县观么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念好“净、捷、和”三字经,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密码”。

       念好“净”字经,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以“两清两改两治理”和农村家庭卫生整治为抓手,全面整治辖区内乱堆乱放、残垣断壁、废旧厕所、废弃圈舍及生活污水、垃圾等问题。

1001.jpg

1002.jpg

1003.jpg

1004.jpg

1005.jpg

1006.jpg

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通过党员干部牵头、全民积极参与、长效管护机制等模式,动员农户主动对房前屋后、室内外院做好日常清扫,常态化保持干净整洁。

1008.jpg

1007.jpg

积分超市相关制度牌及村民兑换。

       同时,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体系,按照环境卫生评比获取积分方式,村民以积分到“积分超市”进行兑换日常生活物品,充分调动村民自治积极性。截至目前,观么镇开展清洁行动130余次,纳入台账管理乱堆乱放、残垣断壁532处,已消除问题513个。同时,已建立积分超市7个,累计兑换物品1000余户。

       念好“捷”字经,架起乡村治理“连心桥”。以“移动办公桌”为载体,以“服务群众零距离”为目标,健全一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七个村级服务站+N个流动服务点的“1+7+N”帮办代办协办服务体系,组建由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等组成的12支“移动办公”服务队,围绕高龄津贴认证、残疾证申领、医保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等41项群众需求的高频事项,不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帮办代办协办服务,并将办理结果直接送到群众手中。

1009.jpg

1010.jpg

“移动办公”服务队到村为群众办理业务。

       从“群众跑腿”到“干部上门”的“党建+移动办公”服务新模式,解决了群众多部门“往返跑”的问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镇已累计开展移动服务87次,成功办理事项1733件,群众办事时间缩短70%。

       念好“和”字经,巧解乡村治理“筑同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按照“资源整合、高效便民”原则,整合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资源与力量,联合到各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一站式”调处化解服务。

1013.jpg

1011.jpg

1012.jpg

多部门联合到村开展调解矛盾纠纷排查。

       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优势,积极组建由村支书担任网格长、驻村干部兼任网格员、护林员和小组长担任联户长、党员志愿者担任义务队员组成的网格管理体系。同时,线上借助“贵政通”APP平台,推行“数据研判+人工处置”的工作模式,形成网格事件闭环处置,真正实现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不断提升群众认可度与安全感。截至目前,成功化解婚恋家庭矛盾纠纷、财产纠纷、山林土地纠纷、邻里口角纠纷等50余次。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雷刚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宋尧平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