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育英才 用热爱护传承—— 记凯里学院独竹漂教练王馨平

2025-08-13 黔东南新闻网 王书燕 王槐雪

  8月2日上午,黄平县谷陇镇岩门司村的清水江畔人声鼎沸,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项目在此拉开战幕。凯里学院独竹漂教练王馨平站在岸边,目光紧紧追随着水面上的运动员,他们脚下的楠竹在碧波中轻盈前行。最终经过角逐,他带领的凯里学院独竹漂队在本次赛事中获得1个二等奖和6个三等奖。这份成绩的背后,是他十六年如一日深耕独竹漂项目的坚守与付出。

  2003年,王馨平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后,入职凯里学院体育学院工作。2005年,他被派往贵州民族大学学习珍珠球、押加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次学习让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结下不解之缘。“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能让参与者传承更多民族体育文化,通过运动增强体质。”王馨平说道。2009年6月,他开始代表凯里学院从事独竹漂项目教练训练工作,从此踏上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之路。

  独竹漂是发源于贵州北部赤水河流域的一种民间技艺,原是当地群众的水上交通工具,后逐渐发展为少数民族的娱乐、比赛项目。独竹漂这项古老技艺,集力量、协调性与平衡感于一体,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选材和长期训练是最大的挑战,力量与协调性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运动员很少。”王馨平坦言。为了更好地传承该项目,王馨平坚持开展常态化训练,同时也让该项目走进凯里学院体育学院课堂教学。“在训练中,水上主要强化技术动作训练,岸上聚焦力量、协调与平衡专项训练。”

  16年的坚守换来了硕果累累。从2010年至今,王馨平培养的学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冠军40余项,三等奖以上奖项100余项。在2011年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他所培养的学生拿下独竹漂比赛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015年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再添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2018年贵州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更是创下6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的佳绩。这些成绩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见证。

  作为黔东南州“州级拔尖人才”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王馨平始终将民族团结融入体育教学。“独竹漂是黔东南州、贵州省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式比赛项目,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体育文化相互交融,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他说道。在他的推动下,独竹漂项目走进凯里学院体育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掌握这项传统技艺。他培养的学生胡朝贵由于成绩突出,与奥运冠军邹市明、体操世界冠军邓书弟、刘榕冰被贵州省体育局评为2011-2016贵州省体育运动十佳运动员。

  独竹漂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赛事竞争也愈发激烈。“2010年黔东南州第七届运动会暨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被列为竞赛项目,当时只有25人参赛,如今全州已有近200人掌握独竹漂项目的技术动作,独竹漂越来越受到各地重视,参赛人数、参赛地区也越来越多。”王馨平感慨道。在本次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他大胆起用新人,通过不到一个月的集训,让年轻队员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比赛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多年来,王馨平以坚守与热爱扎根独竹漂领域,选材育才、潜心钻研,带领队伍屡创佳绩,推动技艺传承。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宋尧平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