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铺”里解忧愁
8月8日,时过仲夏,天气还是十分炎热,动不动就是一身汗。《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安徽省歙县“歙事井然”基层治理实践的路上,听说路过远近闻名的黄山市徽州区富山村的“解忧杂货铺”,便拐了过去,一看究竟。
富山村紧邻徽州区城北工业园,合福高铁、杭黄高铁、歙黟一级旅游公路、103省道穿村而过,是园区职工就近居住的首选地。该村户籍人口528户1278人,务工租赁、拆迁安置流入人口1000余人,平时矛盾纠纷不少。
走进位于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解忧杂货铺”,坐在里面的一名工作人员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请问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
“我听说这里的‘解忧杂货铺’很有名,路过看看。”记者赶紧表明身份,说明来意。
图为富山村党支部委员庄汉东在“解忧杂货铺”里“坐诊”。
那天在“解忧杂货铺”里“坐诊”的是富山村党支部委员庄汉东。他还是富山村的4名网格员之一,担任“解忧杂货铺”的“伙计”,便于下沉网格“跑腿”,掌握了解乡情民意,重点排查矛盾纠纷、征集群众所需所求。
庄汉东说,“解忧杂货铺”的流程是先按照简易纠纷、疑难纠纷进行分类登记,简易纠纷由他们或者指导的村调解员进行调解;疑难纠纷由他们先行调解或者预约专家调解,有的还要召开研判分析会或者听证会进行听证,运用徽州文化的特有气质浸润心灵,达到“作退一步想”的境界。
富山村田里组半节街村民李某与胡某因离婚发生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债务问题纠纷,加之李某身患重病,胡某诱导李某在婚姻存续期间欠下外债,矛盾更加难以调和。“解忧杂货铺”受理了这起棘手的矛盾纠纷,庄汉东担任矛盾调解员。他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等多方力量参与调解,引导李某一家走诉讼途径加以解决。
“李某身患重病,长期需要家人照护,考虑到李某存在诸多生活困难,富山村持续伸出援手,联系多部门给予其关心和帮助。”庄汉东一边说着话一边打开自己的“解忧账本”。
“解忧账本”里密密麻麻记录者村民们的“忧心事”,自2022年以来至今,记录了130余件“忧心事”,有老人过世后,财产分割出现纠纷的;有兄弟因房屋檐水发生纠纷,互不退让产生矛盾的;有两家店主因为经营同类商品而相互举报对方不正当竞争的……不过,这些“忧心事”已经解决了。
“我现在就是要帮李某的母亲安排一份较轻松一点的工作,让她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照顾李某。”庄汉东把“解忧账本”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面记着:2025年8月6日,程某丽,女儿李某,身体机能方面……逐步慢慢恢复……中西医联合治疗中。
“解忧杂货铺”是黄山市“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的拓展和实践,通过“细听陈述、理清症结、借古喻今、悉心规劝、各退一步、握手言和”,让当事人回归理性,倡导恭兄亲弟、谦和礼让,便于问题解决。
如今,富山村的“解忧杂货铺”已是远近闻名。该村整合现有机制,分类处置诉求,得到当地群众赞许,形成了“登记—流转—办结—反馈”闭环流程,实现诉求“建账—交账—对账—销账”全周期溯源。
“我们深化‘作退一步想’德治品牌,积极探索乡村善治‘徽’路径,绘就基层治理‘徽’图景,全力打造‘徽州解忧’品牌矩阵,创建一批像富山村‘解忧杂货铺’一样的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多项职能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模式,走出一条‘急难愁盼事事有解,老中青少人人无忧’的徽州区实践之路。”徽州区司法局副局长程晓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