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里高华:瑶寨盛夏“非遗课堂”,助推文化传承
为赓续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依托深厚文化底蕴和传承人优势。近日,从江县翠里乡高华村——这个重要的瑶族非遗活态传承基地,成功举办了一次“瑶寨民间文化暨非遗传承”暑期课堂,46名学员沉浸式体验了本民族文化的魅力。课程集全寨瑶浴、长鼓舞、造纸、度戒、造香、瑶族油茶、盘王古歌等传承人为授课老师,兼具趣味性与深度,涵盖瑶族迁徙史诗、瑶药识别与生长环境、以及长鼓舞、古法造纸、度戒礼仪、造香工艺、瑶族油茶、盘王古歌等丰富多彩的实践环节。
以文溯源:口述历史唤醒文化基因
课堂上,赵有辉老师深情讲述瑶族史诗、神话与禁忌,语重心长地告诫孩子们“不能忘本、丢掉本心”,要牢牢守护民族的灵魂印记。他的讲述,为孩子们打开了寻根问祖的文化大门。翠里瑶族壮族乡人民政府乡长王银桥在活动现场强调:“高华村作为全县代表性的传承基地,拥有宝贵的国家级瑶浴资源。我们要一起守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使其代代相传,并赋能文旅融合,推动文化振兴!这次课程,正是一次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用心传承民族文化的有力实践。”
以文增识:山林课堂拓宽文化视野
短短两天的课程设计精妙,紧密围绕高华村特色产业展开。学员们不仅在理论课中深入了解了瑶浴的历史渊源、独特功效、科学配方、适用人群与禁忌知识,探讨其深厚的社会价值,更深入山林田间,学习辨识村内种植的特色瑶药药材及其生长习性。那句“山中无杂草,处处是药宝”的古话,瞬间变得鲜活立体,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瑶族医药智慧的博大精深和对自然的深刻认知。
以文践行:亲身体验激发传承自觉
最令孩子们振奋的,是沉浸式的文化实践。他们随着鼓点节奏,舞起传承千年的长鼓舞,那刚劲有力的肢体语言,诉说着祖辈开拓山林、辛勤劳作的豪迈与坚韧。在弥漫着草木清香的制香课堂上,他们亲手捻制每一根线香,细致了解制香的文化内涵、取材讲究、工艺流程与使用规范。每一次捶打、每一次揉捏、每一次跳跃,都是与古老技艺的亲密对话,都在传递着先祖作为“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开路先锋那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新时代璀璨瑶族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人,让民族文化瑰宝在他们手中熠熠生辉,生生不息。
来源:通讯员 赵春刚 潘显钢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宋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