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信芳:苗岭深处的点灯人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怀揣这份朴素信念,从江县东朗镇中心小学教师严信芳,在苗岭深处扎根讲台三十余载。她是学生眼中可亲可敬的“严妈妈”,是同事心中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更是履职为民的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在讲台和履职双重舞台上,她以不凡的坚守,诠释着教育者的担当与人大代表的情怀。
以校为家三十载,潜心育人写春秋
自踏入东朗镇中心小学的校门,严信芳就再也没舍得离开。三十多个寒来暑往,春燕衔泥般的执着里,是她对这片土地最朴素的承诺——孩子们需要,她就在。
针对当地苗族聚居的特点,她摸索出独特的“情感融入”教学法:将苗语童谣融入拼音教学,用乡土传说编印教材,让知识在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活”起来。
“只有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知识源自生活、终将回馈生活,学习才能成为他们内心真正的渴望。”严信芳的课堂,是知识殿堂,更是心灵港湾。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她不厌其烦地俯身讲解;面对因家境而畏难的孩子,她以“严妈妈”的温情鼓励,点燃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
班级如家爱如海,“三心”织就成长路
在留守儿童众多的山区,班主任严信芳深知,自己不仅是知识的引路人,更是孩子们情感的依靠和品格的塑造者。她以“爱心·耐心·责任心”织就孩子们的成长路。
以爱心为桥,融化孤独坚冰。学生李燕情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性格孤僻。一次午休,严老师发现她头发凌乱,便温柔地为她梳辫。温暖的指尖触碰,让积压的委屈瞬间决堤,从此,严老师办公室成了李燕情的“秘密花园”。她办公室里常年备着干净的衣物、应急的药品和糖果,用母爱般的关怀温暖着孩子们。
以耐心为舟,摆渡迷惘心灵。转化后进生是公认的难题,严老师却视之为教育的“磨刀石”。学生王森林曾因基础薄弱、自暴自弃而调皮捣蛋。严老师没有简单批评,而是为他量身定制“小步快跑”计划:课堂鼓励提问、课后耐心补课,发现其劳动积极便委以“卫生小组长”重任。这份坚持唤醒了王森林的自尊。毕业时,他的成绩跃居中游,含泪道:“老师,是您让我知道,我并不是一无是处!”
以责任为舵,引领成长航向。严信芳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和实践活动,将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带领学生走进村寨,为孤寡老人打扫庭院、表演节目,体悟尊老;组织“变废为宝”手工赛,理解勤俭创新。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屡获“优秀班集体”,她本人也多次获评县级“优秀班主任”,经验广泛推广。
代表履职系民生,教育之声传苗岭
2021年当选从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东朗镇第二届人大代表后,严信芳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她将教育一线最真实的观察、最深切的体悟,转化为推动地区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铿锵之声。
她的目光始终聚焦乡村教育痛点:偏远教学点师资不稳、现代化设备匮乏、留守儿童心理支持缺失……在从江县第十八届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基于一线教师的深切体会,她提出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建议》,呼吁减少非教学事务干扰,让教师回归课堂潜心教书育人,引发强烈共鸣。她还先后还提出了《关于遏制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早婚早育陋习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的建议》等,饱含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深切守护,得到高度认同和积极回应。
严信芳深知自己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她不仅积极“代言”,更注重“传声”。向家长解读教育政策、社会政策,将人代会精神和政府规划带回基层,让群众感受政府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硕果盈枝映初心,楷模力量照远山
多年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为严信芳老师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崇高的荣誉,这些荣誉是对她卓越成就的最佳注解,也持续放大着她作为教育榜样的影响力。2022年,她凭借深厚的教育功底和突出的带班能力,获评县级“骨干班主任”,成为区域内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引领者;2023年,荣获州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其先进事迹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激励着更多教育同仁;2024年,她再次荣膺县级“优秀班主任”.......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坚守与卓越的肯定,更是东朗教育扎根奉献的缩影。
严信芳,如苗岭深处一盏不灭的灯。在三尺讲台,她以爱为犁,点燃无数童心求知的火种;在人大代表履职路上,她化责任为笔,为乡村教育振兴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倾情呐喊。她的微光,映照出乡村教育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壮阔前程。
来源:通讯员 陈国毅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宋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