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退休教授桐梓避暑,把农家坝变成“英语角” 13年无偿为120个孩子授课

2025-08-22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覃淋

初秋的遵义市桐梓县,青山如黛,凉风习习。

在海校街道水井社区烂坝子组的一个农家院坝里,一块黑板、四五张桌子搭成的简易课堂就是孩子们上英语课的“教室”。

8月15日早上8点半,“坝坝英语”正式开课。

“来,跟我读,CRH——CHINA RAILWAY HIGH-SPEED”76岁的刘晓生手持粉笔,在斑驳的黑板上工整地写下“CRH”(中国高铁)。台下,30余名孩子齐声跟读,声音清亮,穿透山间的薄雾。

刘晓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退休教授,2012年,刚退休不久的他和老伴前来桐梓避暑。一天晚饭后,他沿着乡村小道散步,恰好碰到邻居家读初中的孩子正在学英语,作为曾经的大学外语教学组组长的刘晓生来了兴致,想看看山里的孩子英语学得怎么样。

“look around”“put away”孩子读完,蹩脚的发音刺痛了刘晓生的职业神经。有着46年教龄的刘晓生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重新读一下,我给你讲讲。”自此,他开始了义务的一对一英语辅导。

消息传开后,附近的村民纷纷把孩子送到刘晓生这里补英语。没有桌子板凳和黑板,当地的村民们便凑钱添置。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从屋里坐不下,就移至走廊,再到一户村民让出自家院坝做上课的场所,“坝坝英语”课堂就此扎根。

尽管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刘晓生却越来越高兴,“孩子们都很喜欢我,亲切地叫我‘刘爷爷’,而我也愿意发挥余热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7月21日,“坝坝英语”如期开班。课堂上多了许多新面孔,其中还有一位来自重庆丰都的小学老师李林真。

“我是今年到桐梓来避暑的游客,一天早上在房间被朗读英语的声音所吸引,出来一看才发现这里居然有退休教授在免费教英语。”得知刘老师有几十年的英语教龄后,她便决心来取经,“希望能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学生。”

骆礼杭是刘爷爷“坝坝英语”课堂的第一个学生,如今她已经大学毕业在山东济南工作。“跟着刘爷爷学英语,2019年参加高考时英语考了98分,让自己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她感恩地说,是刘爷爷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教育的目的,不是去灌满一瓶水,而是去点燃一盆火。”刘晓生的课堂始终“不设门槛”,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生,无论基础强弱,他都来者不拒。为了提升教学效率,他自制音标卡片、分班教学,每天上课4个小时,甚至将课程表精确到分钟。

“现在没教这么多课了,尤其现在70多岁,确实感觉到累了。”今年“坝坝英语”开班后,刘晓生严格控制学生人数,每堂课30人左右,以小班教学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真正学到知识。

自2012年首次义务授课至今,刘晓生已在这片土地上坚守13年,他将避暑的闲暇时光化作山乡孩子的“坝坝英语角”,学生也从最初的几人到如今的120多人,其中十多个孩子考入重点大学,更多孩子从“不敢开口”到“自信表达”,坝坝课堂成了山乡最响亮的“英语角”。

桐梓县海校街道水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金海感慨:“现在大家比的是谁家孩子进步快,社区学习氛围愈加浓厚,乡风也更加文明。”

坝坝课堂的火种,正从桐梓蔓延至更广阔的地方。如今,“坝坝课堂”的学生除了本地的孩子,还有不少专门从遵义和重庆游客慕名带孩子来上课。“我觉得刘爷爷是一个特别和蔼的人,上课风趣幽默,明年我还会继续来。”来自重庆大渡口育才小学学生宋汐妍说。

夏天,是刘爷爷与孩子们的约定。到8月底,今年的“坝坝英语”就将要告一段落。孩子们都想知道:明年,刘爷爷还会来吗?

“只要身体允许,明年如约而至。”刘晓生心中,这份承诺的分量重如千钧。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潘雪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