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酸汤原料“烹” 出乡村振兴新 “食” 尚
近年来,台江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酸汤饮食文化,大力发展酸汤原料种植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和产销对接,推动酸汤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全县酸汤原料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政策引领 酸汤产业驶入快车道。
黔东南州将酸汤产业列为重点支持的民族特色食品产业,台江县积极响应,把酸汤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4 年,台江县成功引进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等酸汤企业,为酸汤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县农业农村局通过规划种植项目保障原料供应,成效显著。
2025年,全县种植西红柿2840亩、辣椒17055亩、生姜1070亩。其中,酸汤原料项目种植面积达2623亩,包括辣椒2173亩、西红柿(毛辣果)300亩、生姜50亩、大蒜100亩,有效满足企业原料需求。
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衔接资金188万元,发展辣椒种植面积2023亩、西红柿种植面积300亩,覆盖多个乡镇;西红柿种植主要集中于革一镇、台盘乡、萃文街道等地。项目通过提供种苗给脱贫户和三类户,收益归农户所有。同时,指导老屯乡、革一镇申请东西部协作资金100万元,用于建设大蒜和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
以革一镇为例,西红柿已销售近1.5万公斤,按照 4 元 / 公斤的市场价格,收入6万余元;西红柿正值采收期,预计亩产量达 3000 公斤左右,基地通过标准化种植和管理,保障品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随着台江酸汤产业的蓬勃发展,其市场前景愈发广阔。台江县以酸汤为核心,积极构建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通过订单农业连接企业与农户,推动原料规模化种植。依托“酸汤+”产品矩阵,开发火锅底料、预制菜、调味包等多元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黔东南州规划构建以凯里为 “核心”,台江、麻江为 “两翼”,辐射多县的产业格局,全力打造全国酸汤主产区,冲刺百亿级产业集群。
台江酸汤凭借独特的风味和品质,不仅在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范围已从西南地区逐步拓展至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甚至在东北市场也表现出色,而且在海外市场也具有巨大潜力。今后,台江酸汤借助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贵州乃至中国美食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通讯员 梁鲁洋 冉旭
编辑 王槐雪
二审 王珺
三审 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