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荪撑起“致富伞”
秋阳洒满凯里市旁海镇水寨村的菌棚,错落有致的棚架间,洁白的红托竹荪正撑开如雪的“纱裙”,迎来采收高峰期。村民们穿梭其中,采收、分拣、装筐,指尖翻飞间,空气中满是菌香与丰收的甜意,一派繁忙又喜悦的景象。
村民在冷链室打包红托竹荪
“这活儿实在!每天稳赚100元,干了4个月就多了上万元,忙完还能回家顾农活,挣钱种地两头不耽误。”在冷链分拣室里,村民杨王雄一边麻利地分装新鲜竹荪,一边笑着念叨,话语里满是踏实。她的身后,一朵朵竹荪从菌蛋中“破壳而出”,像撑起的千万把“致富伞”,映照着村民们的好日子。
红托竹荪
村民采摘红托竹荪
被称为“菌中皇后”的红托竹荪,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而水寨村独特的地理资源恰好契合。水寨村村“两委”看准机遇,引进贵州鑫亿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激活产业活力。如今,这片曾经的闲置土地成了“聚宝盆”——企业按每亩200元发放土地流转费,全年劳务报酬为村民带来超120万元收入,1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今年,红托竹荪预计总产量2000余斤,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万元。
一篮红托竹荪
据介绍,该公司通过按每亩200元标准发放土地流转费,让昔日闲置的土地变为持续增收的“钱袋子”,并在全年栽种、采收、管护等田间劳作中,仅劳务报酬就为当地群众带来不少于120万元的收入,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闲置资源盘活与群众增收致富的双向共赢。
旁海镇水寨村党支部书记吴松学(右1)对红托竹荪充满希望
“我们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明年计划扩展产业链发展菌包生产,让更多村民享受产业发展红利。”看着满载竹荪的运输车驶向省外,水寨村党支部书记吴松学眼中满是期待。在水寨村,这一朵朵竹荪正续写着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新故事,把丰收的喜悦织进每一个寻常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