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推进亲水区域建设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今年以来,施秉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推进亲水区域建设,将河流治理、人文关怀与全链条安全防控有机结合,实现了“安全亲水”与“生态惠民”的双重目标。
走进双井镇平寨村与铜鼓村交界的清水江段,总面积达400平方米的亲水区域成为一道靓丽风景。该段河流经过系统清理与改造,河床平整、水流舒缓,浅水区最深不超过1.2米,充分考虑了儿童嬉水安全。现场不仅配备专职巡河与看护人员,还创新运用“苗语+汉语”双语广播,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宣传,确保安全提示深入人心。
马号镇在推进亲水区域建设与防溺水工作中,注重“防疏结合、双向发力”,一方面加强巡查监管、严守“安全线”,另一方面建设亲水空间、满足群众需求。该镇组建了由村“两委”干部、河长和志愿者构成的巡河队伍,配备无人机、救生设备及通信工具开展常态化巡查,并在危险水域设立警示标志,持续推进防溺水宣传,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目前,我们已经巡查辖区内水域600余次,成功劝阻制止在危险水域附近垂钓、玩耍人员150余人次。此外,还通过多部门联动,在学校、村庄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马号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副镇长李德志介绍。
亲水区域建设不仅是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民生工程,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切实行动。从前期水文监测、科学选址,到中期建设标准制定、质量把控,再到后期隐患排查,县水务部门提供全流程专业技术支撑,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安全和群众的检验。
截至目前,双井镇与马号镇清水江沿岸亲水区域运行平稳,未发生一起溺水事故,成为连接人水和谐、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纽带。全县8个乡镇已陆续完成亲水区域建设与提升,共建成安全亲水点24处,总面积超4000平方米,配备专业救生员50余名,各类救生设施258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