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富矿精开”持续激活产业新脉动——我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管云
9月4日,摩天冲磷矿二采区,伴随着刚结束安装的胶带运输机发出的隆隆声响,二采区最后一个设备系统安装完成并启动运转。至此,摩天冲磷矿所有系统工程全部建成,二采区达到试生产条件。
“二采区的试生产运行,将逐步释放该采区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能力,这也标志着摩天冲磷矿年产250万吨采选工程项目,从今天起全面建成并释放全矿产能。”摩天冲磷矿总工程师王继洪说。
摩天冲磷矿所在的毕节市织金县新华磷矿区,是贵州省三大磷矿区之一。今年前8月,一采区累计生产原矿115万吨、磷精矿58万吨,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光盯着‘新三样’,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立足传统矿产资源优势,深度推进“富矿精开”,是贵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当前,开采及利用技术以空前的速度,集聚到贵州煤、磷、铝、锰等储量排名全国前10的矿产资源上,围绕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四大核心环节,资源优势持续放大,产业脉动活力满满。
产品上新:产品矩阵持续扩容
在锂电行业的周期起伏中,磷酸铁锂与三元前驱体两大技术路线的分化,给市场中的每个企业带来持续压力。而中伟股份凭借“全能”战略,在这场产业变局中实现了逆势突破。
“立足贵州的磷矿资源优势,我们历经三年攻坚,以‘聚焦一代、储备三代’的策略推动技术突破,实现了后来居上,构筑了磷系材料在高压实与一致性上的市场优势。”中伟研究总院磷系研究院副院长张雨英说。
中伟股份2025年半年报透露,其磷系产品销量已突破5万吨,稳定嵌入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核心客户供应链。
至今年上半年,中伟股份的镍、钴、磷、钠四系产品总销量超过18.8万吨,同比增长33.91%,一个多元材料矩阵已然成型。
出货量稳增的同时,企业多元化产品线对应的下游场景,也从新能源汽车延伸到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作为全球镍系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连续五年第一的企业,中伟股份聚焦高镍化、高电压化、单晶化等前沿方向持续发力,8系及以上高镍材料的高能量密度与高充放电倍率特性,可精准匹配人形机器人、eVTOL、无人机等应用场景的核心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在此指引下,我们精准对接新兴场景需求,使既往开发的电动汽车产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了材料创新推动下游应用升级的产业价值共振。”中伟股份有关负责人说。
技术创新:赋能链上价值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帅表示,遵循这一重要论述,六盘水的煤炭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上半年,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项目二期点火试产,项目利用焦炉尾气提炼高纯氢等化工原料的能力,实现年产380万吨优质冶金焦的同时,利用副产氢为原料的生产技术,可同步提纯4000万标方高纯氢,实现氢能产业内涵式增长。
拆解煤焦化行业制氢的独有基因优势,不难发现,利用副产焦炉气,省去传统制氢必需的脱硫、除杂等净化装置,辅助设施复用率达70%,投资成本较绿氢低40%以上。
“项目采用的先进负压吸附工艺,还能使氢气纯度达到99.999%;装置还配备阀门快切系统,使氢气回收率稳定保持在88%至89%。”该公司净化车间主任杨蕾说。
如今,这一制氢技术不仅实现了“黑色能源”向“绿色氢能”的高效转化,也为项目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政府共建的“零碳物流走廊”提供关键支撑。在当前企业构建的体系内,1220辆氢能商用车已投入运营,规模居全国首位。
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也已在六枝特区美锦铁路专用线投运。机车头仅加注60公斤氢,即可续航近150公里,持续承运煤炭、焦炭及氢能产品,引领西南铁路货运迈入绿色低碳新时代。
在“富矿精开”战略引领下,美锦华宇项目还在以技术创新,重构煤焦化产业价值链。
“项目每产1吨焦炭所副产的焦炉煤气,还能转化为液化天然气、合成氨、硝基水溶肥、纯碱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推动传统煤焦产业向绿色循环输出模式转型,并聚合不断释放的产能规模优势,逐步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目标。”林帅说。
生态革新:耦合循环发力聚势
8月27日,贵州磷化集团发布磷石膏产业化利用最新成果——高品质无水石膏(无水硫酸钙)。该产品以“更稳、更白、更细、更省”四大特性,迅速获得建材、涂料、塑料、包装及精密制造等行业企业、专家的广泛关注。
6月,贵州磷化集团已在年产10万吨工业装置上成功产出该产品。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表示,通过“三轮驱动”策略——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与市场培育协同推进,未来集团可向市场提供100万吨乃至1000万吨级的高品质、高性价比无水硫酸钙,加速构建“原料-改性料-制品”产业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何光亮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传统产业的“固废之困”,也能凭借创新驱动转化为绿色增长的新引擎。
秉持全过程、全元素资源化理念,贵州磷化集团攻关磷氟产业副产难题的同时,积极推动磷与煤、氯、钾、锂、铁、钛等元素的跨界融合。
投资超220亿元的瓮安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一期)将于10月全面建成投产,补齐贵州氯、碱、硅等基础要素短板;投资超330亿元的开阳“磷钛铁锂”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开工后,将填补贵州碳酸锂产业空白,增强铁资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新能源产业竞争力。
加速布局重大项目、拓展产业链条、构筑耦合生态,今年上半年,贵州磷化集团销售收入超338亿元,利润总额超22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魏丽萍
三审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