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柚香飘万里 金果富农家

2025-09-17 黔东南新闻网 周燕 肖祥忠 王槐雪

  金秋九月,金柚飘香。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注溪镇楠木坳思州柚种植示范基地,连绵起伏的山峦间绿意盎然,一个个金黄色的柚子挂满枝头,在秋阳照耀下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柚香。

  “我种了60亩思州柚,年产鲜果超5万公斤,每年纯收入稳定在十万元左右。”望着自家果园里压弯枝头的柚子,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村民吴志金笑意盈盈:“靠着这‘金果果’,我家盖起了新房,还供出了一个大学生,日子越过越红火。”

  吴志金的幸福生活,正是岑巩县大力发展思州柚产业、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岑巩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品牌化引领、标准化建设、科技化赋能、产业化经营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小柚子、大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思州柚香飘万里,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品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为提升思州柚的产量与口感,岑巩县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在关键农时节点组织县内外果树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及肥力状况检测,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路径,科学改良土壤结构,优化养分供给体系。

  从育苗到挂果,从修剪到病虫害防控,每一个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可循。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生态栽培等现代技术,实现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颗思州柚都能汲取土地精华,结出甘甜多汁的“良心果”。

  “我们制定了涵盖育苗、栽培、管护和病虫害防治在内的全套技术规程,并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配送、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五统一’管理模式。”岑巩县民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监理 刘寿军介绍,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联农带农机制,当地建立起集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合作社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还承担市场对接职能,有效解决了农户“种得好却卖不掉”的难题。

  如今,该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贵州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并荣获“中国绿色生态农业优质产品诚信供应商”等称号,成为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

  好产品更要打出好名声。岑巩县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建设,持续推进思州柚地理标志保护与价值转化。近年来,思州柚先后斩获“贵州省名牌农产品”“多彩贵州十大特产”“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奥运推荐果品”等多项殊荣,并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含金量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政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借助电商平台拓展线上渠道,讲好“思州柚的故事”,让这一地域特色品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搭乘国家“乡村外贸”战略东风,岑巩县民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思州柚远销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近三年来,累计出口量达到 600吨,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成为岑巩“乡村外贸”的爆款单品。

  目前,岑巩县以龙江河沿岸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为核心,辐射带动思旸、注溪、龙田等6个乡镇30个行政村发展思州柚种植,总面积达3.6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达3.11万亩。据测算,2025年,全县预计总产量将突破5950万公斤,实现年产值2.38亿元,覆盖受益人口3.18万人,人均增收超过7400元。此外,管护采摘期吸引周边群众就近就业1.23万余人次,累计发放劳务工资逾110万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地里头增收”。小小柚子,串起了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也点燃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