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师者如泓—— 记三穗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于珊珊
于珊珊,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英语教师,曾获黔东南州“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三穗县“名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其扎根教学一线20年,兼任班主任15年。因为坚信“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所以一直用温暖的心去关爱每个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的不足、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凭借着一颗求真务实的心,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努力照亮孩子们的人生道路。
以己之爱,启动心灵。“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于珊珊始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高三学习强度大、节奏快,当学生因压力过大、成绩下滑产生焦虑情绪时,其逐一谈话开导,想办法帮助同学们振奋精神,重拾希望;当遇到个别特殊学生,个人卫生不好、与班上同学相处不太融洽时,其多次帮助整理物品,疏解学习压力,和谐同学关系,并多次与家长沟通帮助渡过难关。于珊珊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爱心和耐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班级准备了心语树洞信箱,让孩子们有倾诉的地方并承诺保守每一个孩子的秘密。她对学生的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绵绵不绝。
长情陪伴,微光致远。于珊珊努力构建“积极上进,温暖大气”的班集体,让个体聚合共生,形成和谐向上的班级成长生态。借力任课老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赋能学生成长。她所带的2013届2班、2016届5班、2019届2班、2022届3班、2025届1班学生,学风正、班风浓、积极进取、充满活力,成绩在同层次班级中突出。所带班级曾获黔东南州“五四红旗团支部”、三穗县“五四红旗团支部”、三穗民高“学风引领团支部”,班上同学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多次获奖。她用废纸叠成的创意名字卡片,用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写成的班文,在短短3天时间里快速记住孩子们的名字,不仅让孩子们惊讶不已,还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于珊珊在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与孩子们一起践行知行合一,用德行感染学生,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向美。
此外,于珊珊注重对学生的陪伴,努力成为学生生命中给予温暖的那个人。她说:“能够见证这些滚烫而闪耀的青春,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高三,每日6:30她如期出现在教室迎接同学,晚自习陪伴孩子们到23:00,查寝成了她每日的家常便饭,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住校生”。一片丹心育桃李,满腔热血铸师魂。在求索之路上,于珊珊找准方向,创榛辟莽,坚毅而虔诚。
潜心研究 点燃激情。三尺讲台是于珊珊奉献的主阵地,站在这里,其深感无限的荣耀,面对渴求知识的双双眼睛,又倍觉责任重大。多年的教学中,于珊珊非常重视对教材、课标的研读,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次作业,让孩子们完成的习题她都会提前试做,不断提升练习质量。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英语,激发孩子们探究英语学习的热情,让英语课不再枯燥,让英语薄弱的同学也能慢慢产生兴趣,这是她心中的目标和信念。她也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用爱心浇灌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家校共育,携手同行。于珊珊深知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映照,担任班主任的15年里,她让每一颗心灵都被温柔“看见”、细微处的闪光点被郑重记录、成长的困惑被轻声抚慰。为了读懂学生背后的故事,她一次次叩开家门,让目光穿透校园围墙、让脚步踏进生活深处,将教育的半径从教室延伸到家庭。并且每到重要考试节点定期召开家长会,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让家长对孩子们有更加立体的了解。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用真诚与专业,在家长与学校之间搭建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
20年来,于珊珊始终以水的姿态俯身教育事业——低处流,汇聚成海;静下心,滋润万物。她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精心备课、一次次耐心辅导、一句句温暖鼓励。她用最纯粹的教育初心,践行着“三尺讲台存日月,双语教学写春秋”的师者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最美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