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疾控中心:以专业引导助高校新生系紧健康“第一扣”
新生入学季,健康先护航。9月15日下午,州疾控中心与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一场面向大一新生的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活动聚焦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为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健康第一课”。
本次讲座由州疾控中心两位长期从事艾滋病及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工作人员担任主讲。她们结合多年一线经验,引导学生树立“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也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主讲人熊永香在讲座中强调,高校人员密集的特点易造成传染病传播,掌握科学防治知识是自我保护的首要前提。
讲座过程中,两位主讲人以图文并茂的课件、趣味科普视频和真实案例剖析,系统讲解了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检测手段以及国家相关防控政策。并通过问答互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认真听讲、踊跃发言,表现出对健康知识的高度关注。
州疾控中心(州卫生监督所)艾滋病病性病防治科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生刚脱离家庭监管,好奇心强、健康防护意识待强化。在开学季,我们及时开展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防治宣传,就是为了通过知识普及与行为干预,帮助他们构建更完整的防护认知,树立正确性健康观念,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减少感染风险,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来自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唐嘉悦在听完讲座后感慨道:“之前对艾滋病的了解很模糊,甚至有些恐惧。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它是可防可控的,也明白了检测和早干预的重要性,我会把健康手册带回去和室友一起学习。”
近年来,我州卫生与教育部门深化联合,一方面将艾滋病防治纳入高校教学计划,开展防艾教育专题讲座,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和最大限度减少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在高校推广自我检测,提供防艾咨询,建立健全自我检测与咨询转介衔接机制。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进校园”主题活动,推动“防艾”成为学生必备健康素养。这些措施让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升,不断提高青年学生健康素养,构建起“教育引导、监测预警、干预服务”的协同机制,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筑起防线。随着高校防艾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学生正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