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百合丰收产销旺 乡村振兴富路宽
金秋好时节,百合采收忙。时下,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400余亩百合种植基地迎来采收旺季,田间地头都是种植户组织村民采挖百合的热闹场景,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羊桥村百合种植基地,只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百合地里穿梭。大家有序分散在田垄间,手握锄头不停翻动泥土,一个个色泽鲜亮、个头饱满的百合种球“破土而出”,随后再清理泥土、装筐,搬运至装车点。
“基地是从9月初开始采收百合的,两天就会采挖一次,这次采收的数量是6吨,这批百合已经被浙江客户订购了。”羊桥村百合种植基地负责人刘运华说,目前,基地已采收百合40余亩,预计在10月初可以完成采收工作。
来自湖南龙山的刘运华,在羊桥土家族乡发展百合产业已有5年时间,今年在该乡羊桥村共流转土地种植百合90亩。
五年间,不仅交通条件更加便利,刘运华也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配套设施,2023年建立了冷库,让百合采收环节没有了过多的限制,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早几年,我们采挖百合确实是只能考虑早晚或是阴凉天,有了冷库以后就不受这方面的影响了。即使是在太阳天采挖的百合,温度比较高,我们采挖完立即就运回到龙山家里的冷库进行打冷,这样依然能保证百合的新鲜度和品质。”刘运华说。
发展百合产业,除了对自然条件、种植技术有着较高要求外,按照生产时序科学做好基地管护也是保证产业效益的关键,这也让产业在育苗、移栽、管护、采收各生产环节,都能给周边村民提供不少的就业机会。
“我是从基地开始采收百合就来干活的,采挖工作是按计件算,挖了多少筐就是多少件,一件10块钱,最高的时候一天有100多块钱,每天到下午结束就结现钱给我们。”羊桥村村民曾敏。
百合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市场需求旺盛。
经过多年发展,该基地建立起了以客户订购为主的稳定销售渠道。同时,围绕市场导向,基地还在保证百合产量和品质上持续发力,确保产业实现增产丰收。
“我这片基地种植的百合因为品质好,基本上都是卖种球,相对于商品百合和干品的残次品,种球的价格要高一些,今年的市场价格算是平稳走势、略有提升。”刘运华说,同时,得益于前期雨水充沛,加上生产环节的悉心管护,今年百合的产量也比往年有所提升,亩产量在2500斤左右。
近年来,羊桥土家族乡立足气候、土地、交通等优势,积极引进种植大户和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百合特色产业,有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全乡共发展种植百合407亩,涉及种植主体6个,充分带动了当地群众流转土地赚租金、基地务工赚薪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