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改造升级 加速乡村振兴—— 岑巩县落实危桥改造项目铺就民生路见闻

2025-09-29 黔东南新闻网 万再祥 何小雨 何亚丽 王槐雪

  近年来,岑巩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农村公路安防工程、产业配套桥梁建设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回应群众关切的生动实践,不仅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在凯本镇大寨村,一座新建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桥长36米、桥面净宽7米、总投资200万元,是连接凯阳、凯府等8个村(社区)的重要通道,也是X009县道的关键节点,惠及全镇1.5万余名居民。

  “老桥已有50多年历史,路面狭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凯本镇小桥危桥改造工程负责人戴子卫介绍,“新桥采用空心板结构,通过扩展桥面宽度,提升防震性,让通行更加安全高效。”

  在龙田镇胡家村,木榨铁索桥完成了全面维护改造,已正式通行。这座桥不仅是连接木榨、印子屋、徐家坝3个村民小组的“纽带”,更承载着92户农户的日常出行与130亩农田的农资运输需求,是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离不开的“生命线”。

  该桥在施工过程中,精准聚焦群众需求。对桥面、梯步进行全面加固,并做防滑处理;安排专业人员对铁索开展打磨除锈、涂抹黄油、刷防锈漆等养护作业,有效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针对桥头陡坡区域,实施地面硬化处理,增设安全梯步,加装防护栏与防护钢板;更人性化预留出机耕道,既能满足村民步行安全,又适配小型农机通行,全方位覆盖生产生活场景。

  与此同时,龙田镇总院村危桥改造项目同样进入了收尾阶段。该桥全长72.5米,同样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总投资472万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护栏和引道施工,整体进度达90%,即将全面竣工。

  岑巩县在危桥改造方面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完成危桥改造16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4条382公里、窄路面加宽7条21.6公里。其中,仅2024年,就投入1218万元实施羊桥乡老寨桥、天马镇天马桥、凯本镇小寨桥等7座危桥改造项目,从4月开工至10月底将全面竣工,超额完成了5座危桥改造的年度民生实事任务。

  这些项目不仅及时消除了桥梁通行的安全隐患,也显著提升了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更让一座座“危桥”真正蜕变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安心桥”“便民桥”“立交桥”。不仅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还改变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有力地架设起农村产业革命的桥梁纽带。

  岑巩县在改善民生交通的同时,也注重“交通+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等多方资金支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

  在凯本镇大寨村,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中,包括一座长29米、宽9米的桥梁建设,作为取水口道路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总投资590万元,涵盖鱼池改造、管道铺设和桥梁建设等内容。

  “没修桥的时候,河水上涨把粮食全淹了、谷子也冲没了、田也淹坏了,地是种不成的。”大寨村村民吴云兰谈起新桥带来的变化时表示,“现在桥修好了,田地得到了保障,通行也方便。”

  这座桥不仅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也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为当地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危桥改造的同时,岑巩县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通畅率、安全性和管养水平。全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已达到国家5A级标准,通过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新增农村班线等方式,逐步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格局。

  如今,岑巩群众的出行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从“走泥路、过危桥”到“公交直达、安全通行”,从“望桥兴叹”到“桥通路畅”。这不仅是交通条件的改善,更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升。

  下一步,县交通运输局将以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持续优化交通服务保障体系。同时,积极探索“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电商”等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

  据悉,岑巩县将继续深化“共商、共建、共享”工作模式,推动更多惠民工程落地见效,通过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发展质量、通畅水平、安全水平和管养水平,不断推动农村居民出行品质的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交通动能。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