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永传承 强军梦想照人心——我省创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纪实

2025-10-02 贵州日报 雷刚

9月20日,贵州省首届“红色基因共传承爱我国防强担当”全民国防知识技能竞赛决赛举行。 (受访者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景雄

       “这瓶海水,是我们从航迹最远处带回来的……”

       9月9日,遵义市习水县天鹅海军希望小学的国防宣教室内,一场跨越山海的“云端对话”如约而至。屏幕一端,是孩子们清澈专注的眼睛;另一端,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部队的官兵,正讲述着那瓶海水背后的深蓝故事。

       这是一场持续了二十余年的山海接力。在部队的倾力援建下,这所黔北深山的小学,已成为当地设施完善、国防特色鲜明的示范学校。2023年,在部队与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学校迁入新址,并专设国防宣教室,让海洋的梦想、家国的担当,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长。

       这动人一幕,正是贵州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生动缩影。9月,这片红军长征转战最久的红色热土,正以系统谋划与创新实践,将国防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社会,将家国情怀从历史照进现实。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贵州扎实行动,为巩固精神防线、筑牢思想根基,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

       创新驱动,让国防教育“动”起来

       “预备,开始!”9月20日,在贵阳市安能集团贵州基地训练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赛激烈上演。

       穿越障碍、精准投掷、操控无人机……这不是演习,而是贵州省首届“红色基因共传承爱我国防强担当”全民国防知识技能竞赛的决赛现场。来自全省机关、市州、高校的29支队伍,在7个模拟现代国防与救援的项目中展开角逐。

       如何让国防教育走出“读材料、看展板”的传统模式,真正走进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里?贵州的答案是:以创新为引擎,突出体验感与实战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点燃全民参与的热情。

       “这是我省首次将国防知识竞答与军事实战技能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该赛事技术代表喻竞介绍,为确保赛事专业性,裁判团队全员拥有从军经历,赛事管理实行准军事化。

       技能竞赛固然是省内“练兵”,而跨省联动则让贵州的国防教育走出了大山。

       9月22日至25日,贵州、黑龙江、云南三省联合举办的“万里边疆国旗红”主题活动在祖国北疆黑龙江黑河市启幕。三省红色资源联动共享,为全民国防教育开辟了更广阔的地理与思想空间。

       旭日初升,当五星红旗在大黑河岛国旗广场冉冉升起,六盘水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孙文午满是触动:“国防不是遥远的词汇,是边防战士的坚守,是每个普通人心里的家国担当,这份情,我们走到哪,都揣在心里。”

       全域推进,让国防教育“实”起来

       国防教育不是一阵风,更需久久为功的系统谋划。贵州把握顶层设计,以行动计划为统领,让国防教育在全省落地生根。

       2024年,出台《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九项重点任务,从进机关、进校园到进企业、进社区,绘出了一幅清晰的施工图。省委宣传部国防教育处处长杜常春表示:“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让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人民群众国防观念和国防素养显著增强。”

       在黔西南州,“八月八”民族节庆中融入国防教育,民族歌舞、民俗展演里传播保家卫国的思想,年均500余场活动覆盖群众10万余人,推动国防教育普及与民族文化深入融合。

       六盘水市则把国防教育融入校园日常。高中阶段学生军事训练实现全覆盖,初中举办“国防体育嘉年华”、小学开展“军事趣味游戏”,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纪律意识与团队精神在欢笑中悄然生根。

       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在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别展览。截至目前,参观人数已突破8万。工作人员魏来艳介绍:“展览以‘岂曰无名山河为证’为主题,不少观众观看后都流着泪离开。”

       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乡村,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防教育网络正越织越密,让关心国防成为社会常态、爱国意识成为自觉行动。

       润物无声,让国防教育“暖”起来

       “三点一线,瞄准……发射!”日前,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的社区广场,市民们正排队体验火箭筒模拟训练器、声光模拟手榴弹等装备。刚完成操作的杨先生兴奋地说:“第一次摸到火箭筒,真是太酷了!”

       “要走出‘贴标语、开讲座’的老套路,让群众亲身体验,国防观念才能真正入心。”凯里市人武部领导介绍。

       国防教育,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贵州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军营与社区的互动中,让国防教育既硬核又亲切。

       乡土艺术也能绽放国防之花。六盘水市水城区双水大广场举办的“村画绘国防”农民画展上,30幅作品色彩斑斓,既描绘大国重器的雄姿,也刻画军民团结的温情。在农民画家罗班妹的作品《国防聚心》前,家长带着孩子久久驻足。“农民画来自土地、贴近生活,”罗班妹说,“用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的方式讲国防,能让国防教育更富感染力和亲和力。”

       军营大门也向社会敞开。武警六盘水支队某中队军营开放日,近200名师生走进营区,观看军事表演、参与知识竞答。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学生刘竞余说:“零距离感受军人生活,让我对这份职业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尊崇。”化乐镇第二幼儿园园长毛福彦则表示,要把所见所闻带进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实战化的技能竞赛、跨越山海的联动活动、沉浸式的科技体验、质朴的农民画展……贵州正在探索一条长效、温暖而深入人心的全民国防教育之路。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铁源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