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国庆|肇兴侗寨文旅热破题:双节游客量同比增长近九成
国庆逢中秋,家国共团圆。当一轮明月映照千年鼓楼,当芦笙声起唤醒群山回响,黎平肇兴侗寨在这个金秋假期,迎来了一场文化与旅游交融的盛宴。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漫步于花桥流水之间,沉浸于侗歌缭绕之中,感受着这座活态侗族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长假期间,肇兴侗寨以文化为笔,以山水为卷,绘就了一幅生动多彩的民俗画卷。“纪花银”芦笙文化节奏响穿越时空的民族韵律,“鼓楼习歌”传承着口耳相传的文化基因,“民族团结文化路演”展现新时代风貌,《红军来到我家乡》驻场演出则带领观众重温红色记忆。这些精心策划的活动,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多层次、沉浸式的文化之旅。
来自陕西的游客王先生赞叹道:“这里的文化特质非常鲜明,是一个了解少数民族分布、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的窗口,能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适合亲子游,我强烈推荐。”
火爆人气的背后,离不开周密的部署与温暖的服务。肇兴侗寨景区管委会协同文旅、市监、公安、消防等部门提前谋划,3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15支“志愿服务队”,坚守景区服务保障第一线,为游客提供引导咨询和帮助,让八方来宾真切触摸到侗寨的热情与温度。
“我感觉自己完全融入了这里,”贵阳游客王女士分享道,“节日的氛围特别浓厚,侗族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那些鼓楼、工作人员的热情,还有地道美食,每一样都让我印象深刻。”
旺盛的人气,点燃了景区的消费热情。肇兴侗寨内的民宿、餐馆、非遗体验等业态全线忙碌,尤其是旅拍产业,更是迎来了“甜蜜的负担”。肇兴侗寨古风摄影负责人李想介绍:“我们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凌晨1点左右。因为客流量暴增,平均每天要接待一百多位客人,业务量比平时翻了十多倍。”
丰富的活动提升了游客体验,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住了游客的心。一组组增长数据,成为这个假期肇兴侗寨文旅盛况的最佳注脚。肇兴侗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主任蒋宪洋介绍,景区在原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新增了“迎国庆感党恩”“红军来到我家乡”“中秋晚会”“无人机表演”“纪花银”芦笙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显著提升了景区吸引力。
数据显示,国庆节以来截至10月4日,入园总数达11.5万余人,同比增长89.34%;今年以来截至10月4日,入园总数113.2万人,同比增长57.95%。
这个双节假期,肇兴侗寨用她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成功吸引了八方来客,展现了传统村落在新时代下的蓬勃活力,也成为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当月光洒在侗寨的青瓦上,当悠扬的芦笙曲在寨中回荡,肇兴留给游客的,不仅是一段旅途记忆,更是一次深入肌理的文化寻根之旅。
来源 黔东南微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