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满山石头 满山石材——“工业大县”调研行之黔西南州安龙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露
1立方米木纹石荒料售价为2500元至3000元,可以切割为半成品大板45平方米,每平方米售价为80元至100元,大板再通过精深加工后,成品每平方米售价超200元……
在黔西南州安龙县石材产业园,贵州木纹石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名海,站在石材荒料前,告诉记者这一笔“石材生意经”。
贵州木纹石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等方式,大力推进石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不再停留于开山卖石,高端木纹大理石已卖出贵州、卖向海外。
今年以来,贵州木纹石已陆续接到了来自福建、四川、广东等地区的订单,“目前待交付两个体量较大的成品订单,项目分别为写字楼和酒店。”该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陈凇说。
安龙县盛产木纹石,已探明储量超过1亿立方米,占世界白木纹、灰木纹储量80%以上。
2016年安龙石材产业园启动建设,成为安龙工业园的“园中园”,成为建设“石乡安龙”和黔西南州石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目前,安龙县的石材产业已逐渐步入正轨,形成从矿山开采到加工销售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具有一定的产业研发与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该县木纹石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2家。
如今,安龙石材产业成功实现了企业形态由“散乱小”走向集约化、生产方式由粗放型转向精深加工、产品价值由低端化跃升高附加值的三大转型。石材产品从“按吨卖”发展到“按件销”,融入全球价值链,在国内外高端建筑业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安龙县喜莱莹建材装饰有限公司立足于自有矿山,2013年就开始探索石材精深加工。
“今年4月,我们向埃及的一个项目交付了9000平方米的大理石成品,从接到订单到交付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没有强大的加工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该公司董事长刘豹对自己公司的精深加工能力信心十足。
喜莱莹厂区东北角,正在用木纹石边角废料生产文化石。“这一批文化石将会发往美国,应用于公园、公共场馆等项目。”刘豹告诉记者,木纹石边角废料可以加工成文化石、马赛克,用于各种建筑的装饰。
目前,该公司的马赛克、文化石以及其他石材艺术工艺品等,通过国际交易平台远销美国、欧洲、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贵州玉林石材有限公司不仅将“废料变宝贝”,还引进国内最先进设备,将石头变成工艺品,使“颜值”变产值。
一块寻常的大理石石材,经过数控雕刻机的切割、雕刻、打磨等工序,就变成了当下热门的哪吒、暴力熊等工艺品。
“每一块石头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纹理,将其与传统文化结合,冷冰冰的石头拥有了温度和个性。”玉林石材董事长王登亮说。
玉林石材实施技术升级、生产智能化,给石头赋予文化内涵、创意设计,推动石材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变。
该公司培育自己的设计师团队,不断赋予产品艺术与功能融合的附加值。这种“技术+设计”的双轮驱动,使玉林石材产品成为高端酒店、地标建筑的“宠儿”。
为实现精深加工更精一点、更深一步,安龙引进贵州云发钙业有限公司,将石材企业产生的废料、废渣成功消化。
“我们以石材加工时的废料、废渣为原料,生产砂浆类、腻子类及涂料类产品,主要供应新型建材行业和家装建材行业,能够满足市面上80%的基装建材需求。”云发钙业综合部经理杨振东向记者介绍。
与会展携手,已成为安龙石材产业跨界融合、“破圈”走出去的重要手段之一。
“4月,我们带着样品远赴美国参加展会。现在,还有由此展会带来的3个在谈项目,客户来自美国、巴巴多斯等。”王登亮说。
“每年企业20%的订单由展会客户转化而来,带着产品主动向前很重要。”陈凇说。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