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牛肉“炒”出好日子

2025-10-15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黎娅茹

“老板,再加一份新鲜牛肉!”“打包的黄焖牛肉好了没?”此起彼伏的点餐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10月14日中午,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热闹非凡,数百米的村道上,10家牛肉餐馆依次排开,灶火熊熊、锅气蒸腾。

井上人家餐馆里,老板马慧正麻利地打包刚出锅的黄焖牛肉,她身后的院子中,几张临时添置的餐桌也坐满了食客。“牛肉新鲜、味道正,客人自然就多。以前愁没客人,现在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周末包间更是提前几天就被订光了。”马慧语气中藏不住满满的幸福感。

不远处,杨敏珍牛肉餐馆内,56岁的杨敏珍切肉、传菜、收拾碗筷,一刻也不得闲。作为村里最早一批开餐馆的人,2020年她眼见客流攀升,果断叫回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将店面扩大至200多平方米,摆下20多张桌子。年轻人不仅传承了20多年的老手艺,还带来酸汤牛肉、黄焖牛肉等新菜,成了每桌必点的招牌。

杨敏珍家生意红火,左邻右舍纷纷上门讨教。她从不藏私,一句“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大家连成一片,才能把‘民乐牛肉’的牌子打响”,成了民乐村美食街从无到有的生动写照。

斜对面的永富牛肉餐馆,靠一道干锅牛肉,吸引了从云南、广东、浙江等地远道而来的食客。“每年接待2000多桌,毛收入50多万元。”老板马永富语气里是掩不住的踏实与满足。

产业的兴旺离不开环境的支撑。村民们在摸索中走出特色发展之路,不仅打响了“民乐牛肉”品牌,也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杂乱的院落变得整洁有序,破损的路面铺成了平整的柏油路,为“舌尖上的振兴路”按下了加速键。

如今,民乐村聚集了26家餐饮店,牛肉美食街远近闻名,年接待食客超1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千万元。亲民的价格、地道的风味、新鲜的食材,让“吃在民乐”的名声越传越远。

“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2.6万余元,大伙荷包鼓了,家家都开上了小汽车。”杨敏珍眼角的皱纹里漾着欣慰。从一家店到一条街,从一个村到一个品牌,民乐村用一锅牛肉,“炒”出了红火日子,也“烹”出了一条香飘四溢的乡村振兴新路。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宋尧平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