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红十字会进校园 急救“技能”活起来
10月13日,在施秉县第二中高级中学操场上,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谢欢欢正在演示心肺复苏操作,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实用而生动的“生命安全课”。
培训中,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围绕“心肺复苏术”展开系统教学,从判断意识与呼吸,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操作流程,借助模拟人进行直观演示,并指导学生动手实操,细致纠正每一个动作,确保急救技能掌握准确规范。
同学们认真聆听、踊跃参与模拟练习。刚参加完培训的王同学表示:“这些技能非常实用,关键时刻既能自救,也能帮助他人。”
在定点帮扶与东西部协作机制支持下,红十字会应急救援救护实训基地已成为校园“生命守护驿站”,施秉县各学校通过常态化活动,让急救知识“活起来”。如今,“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蔚然成风。
目前,该县共有3所学校建成红十字应急救援救护实训基地,1所学校将应急救护课程纳入学期教学计划,2025年建成的两所学校正在开展师资和初期公益培训。
据了解,依托定点帮扶与东西部协作机制,施秉县将急救教育与校园活动、社团建设、跨区域交流深度融合,推动急救技能从“课堂知识”转化为青少年的“生活技能”。2024年,在新华保险、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施秉县红十字会统筹32万元资金,建成县第四小学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实训基地并投入使用。
2025年,该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万元,建成红十字会应急救援救护实训基地2个,可满足全县2所初高中学校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并计划每年实现在校学生应急救护培训全覆盖,一条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守护防线”正日益坚固。
“这既是东西部协作结出的暖心硕果,也是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更是‘守望相助、共护生命’协作精神的生动体现。”施秉县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李忠果表示,“我们推动急救教育进校园,不只是教会孩子们一项技能,更希望培养他们的生命敬畏心与社会责任感。青少年是急救理念的‘种子’,当他们把技能和意识传递出去,就能带动更多人关注生命安全。”
下一步,该县将继续依托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机制,持续推进校园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急救培训,让更多师生掌握急救技能,共同营造安全、和谐、有爱的校园环境,助力更多青少年成为“生命守护使者”,为健康成长筑牢坚实防线,续写携手发展、共护民生福祉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