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水稻产销全流程贯通 构筑区域粮食安全屏障

2025-10-21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杨光红 刘勇 雷刚

图为赵祥榕(右一)正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割稻谷

       连日来,麻江县10万余亩水稻秋收工作已接近尾声,在坝芒乡乐坪村乐坪坝区“中国好粮油基地”里,1400亩的优质水稻预计产量可达90万公斤。

       近日,笔者走进乐坪坝区“中国好粮油基地”,只见麻江县富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祥榕正驾驶着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转眼间,沉甸甸的稻穗变成金灿灿的稻谷。

       “我种植优质水稻已有十个年头,得到南京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今年种植面积有300亩,每亩产量在700公斤左右,现在全部进行机械化收割,一亩地基本上10分钟就可以收完。”赵祥榕介绍。

       除了种植水稻,赵祥榕还成立了公司,一体推进粮食播种育秧、收获、储运、加工、消费等全链条业务。

       “我们今年种植的水稻品种叫‘宁香粳9号’,由南京农业大学提供,在市场终端的销售价格是16元每公斤,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赵祥榕说。

       与此同时,在“中国好粮油基地”附近,该公司正在将农户收割好的水稻,以2.6元每公斤的价格进行回收,让农户从耕、种、收、卖都不用操心,促进增产增收。

       “今年我家种了40亩珍珠香米,是赵老板带我们种的。从育苗、管理到收割,公司全程负责,一年下来,我们能赚好几万元。”谷硐镇谷硐村村民孟信英感激地说。

       随着一袋袋的稻谷“走”出田间,立即被运往麻江县富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工厂内,稻谷经机器筛选、分拣、去壳、抛光等加工程序后,晶莹剔透的优质大米从出口喷涌而出。

       “现在收割进入了尾声,烘干机每天要烘干15吨左右,大米每天加工2吨左右,主要销往广州、重庆等地。”赵祥榕告诉笔者。

       从金黄的稻田到现代化加工车间再到百姓的餐桌,这条完整的产销链条实现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贯通。它不仅盘活了麻江县水稻种植产业,更构筑起区域粮食安全的坚实屏障。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龙晓慧

三审 潘雪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